。4)幼兒園課程與社區(qū)教育和服務相融合
(5)重視教師職業(yè)水平的提高
案例:園長重視研究型教師以及各種學習培訓
四、小結
一、我國幼兒園教育制度的發(fā)展
。ㄒ唬┯變簣@地位的演變
幼稚園1904--蒙養(yǎng)院--蒙養(yǎng)園--幼稚園--幼兒園
(二)幼兒園教育管理制度的發(fā)展
1932年《幼稚園課程標準》
1939年《幼稚園規(guī)程》
1952年《幼兒園暫行規(guī)程》《幼稚園暫行教學綱要》(草案)
1981年《幼兒園教育綱要》--改革開放
1989年--1996年《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目標、任務、原則、組織方式作出規(guī)定
2001年《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總則、內容、組織實施、評價
二、幼兒園課程的發(fā)展
。ㄒ唬┯變簣@課程概述:是實現幼兒園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幫助幼兒獲得有意的學習經驗,以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的各種活動的總和。
(二)2、中國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歷史
階段背景特點影響
20世紀20至30年代剛開始發(fā)展先效法日本,后仿效西方確認了兒童主體性等
20世紀50至70年代教育全面學習蘇聯戈林娜指導,統編教材學科課程
20世紀80年代以來幼教改革運動匯集各種理論思潮多元化自主化
。ㄈ┲挠變簣@課程方案
陳鶴琴的"五指活動課程"
張雪門的"行為課程"
。ㄋ模┲袊變簣@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趨勢
五、作業(yè)
陳鶴琴、張雪門的主要課程思想是什么?
板書
第一章 幼兒園教育的基本理論
一、我國幼兒園教育制度的發(fā)展 二、幼兒園課程的發(fā)展
(一)幼兒園地位的演變 (一)幼兒園課程概述
幼稚園1904--蒙養(yǎng)院-- (二)幼兒園教育管理制度的發(fā)展
蒙養(yǎng)園--幼稚園--幼兒園 (三)著名的幼兒園課程方案
。ǘ┯變簣@教育管理制度的發(fā)展 (四)中國幼兒園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趨勢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還有很多地方不適合,比如案例較少,對中專學生的心理還是把握的不是很好,需要進一步改正。
課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
教學目標:了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框架,理解幼兒教育終身觀和知識觀,樹立專業(yè)思想
教學重點:《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內涵
教學難點:對動態(tài)知識觀的理解
學情分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是當前幼兒園教育工作的核心文件,是學生以后教學工作的指導思想。
教學方法:提問式
課時:3
教具:
教學步驟:
1、復習
提問:我國第一所幼兒園創(chuàng)立時間?
20世紀20至30年代幼兒園課程改革的特點?
陳鶴琴五指活動課程的內容?
2、導入
幼兒園活動課程研究的對象是幼兒園所有的"教學活動"。
幼兒園教育不屬于義務教育,為什么要抓幼兒教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較早入學有助于克服貧困或某種不利的社會環(huán)境或環(huán)境造成的最初困難,從而可促進機會均等,它還能為移民家庭的孩子或在文化或語言屬于少數群體的孩子融入學校提供很大便利。(教師講解)
3、新課
一、2001年6月29日,教育部頒發(fā)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這標志著我國幼兒教育改革邁進了一個新階段。
這里簡單介紹一下"綱要"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指導思想。
二、"綱要"的基本框架:由四部分組成?倓t、教育內容要求、組織與實施、教育評價。
三、內容解讀
(一)總則共五條,其邏輯結構是:
第一條:制定"綱要"的依據、原因、目的
第二條:幼兒園教育的性質、任務
第三條:幼兒園教育的外部原則
第四條:幼兒園教育的特點
第五條:幼兒園教育的內部原則
"綱要"的基本指導思想集中反映在總則里,貫穿在整個綱要的各個部分。主要有:終生教育理念下的幼兒教育、知識觀、環(huán)境教育、整合觀及教師成長。
。ǘ┙逃齼热菀蠓治宕箢I域進行:
"綱要"第二部分對教育內容和教育要求的表述,與以往有較大的不同。這里沒有單獨列出一個幼兒應該學和教師應該教的知識和技能的清單,而是通過對教師提出要求怎樣做和追求什么,將教育內容涵蓋于其中。
這樣的表述方式是服從于當前幼教改革的目的和所倡導的新教育價值觀,是新知識觀的直接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