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媽媽都希望自己能安心給寶寶母乳喂養(yǎng),但無奈出現(xiàn)自己奶水不足情況。
很多新手媽媽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不知道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自己奶水是否充足?哺乳媽媽遭遇奶水不足時該怎么辦呢?怎樣做才能實現(xiàn)母乳喂養(yǎng)?
如何判斷母乳不足?寶寶有5種表現(xiàn),寶媽要重視
1、看寶寶大小便情況
正常情況下,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每天小便要在8次以上,大便4-5次,大便正常顏色為金黃色,略稠。
如果寶寶出生5天后,小便還有粉紅色的尿結晶,每天小便少于 6~8 次;大便=處于暗綠色,并含有大量黏液,就可能是寶寶沒吃飽。
2、看寶寶生長情況
寶寶在出生5天內(nèi),體重會下降 10%,但 7~10 天后基本能恢復體重;
在寶寶身高增長上,生后前三個月每月增長4cm,4-6個月每月增長2cm,7-12個月每月增長1cm,出生后第一年身高可增長25cm。
身高和體重不僅僅與喂養(yǎng)有關,也會受遺傳、月齡、性別、出生時的身高和體重等眾多因素影響。
3、看媽媽乳房狀態(tài)
媽媽哺乳前發(fā)現(xiàn)乳房飽脹,表面能看到有青筋暴露,用手擠壓候,乳汁容易擠出。哺乳后乳房變軟,擠壓無乳汁,這就說明寶寶吃飽了。
4、看寶寶吃奶時間
新生兒吮吸力小,寶寶在吃奶時,平均每吸吮2~3次就可以聽到一次吞咽聲,吃奶速度會比較慢,吃奶時間也會比較長。
新生兒每次吃奶的時間不會超過一個小時,一側的乳房吮吸時間一般在15-20分鐘,兩側乳房吸吮30-40分鐘,這個時間會隨著成長而慢慢縮短的。
如果哺乳時間超過20分鐘,甚至超過30分鐘,孩子吃奶時總是吃吃停停,而且吃到最后還不肯放奶頭,則可斷定奶水不足。
5、計算寶寶吃奶次數(shù)
新生兒一天需要母乳喂養(yǎng)8~12次,等寶寶大點了,每兩三個小時喂一次。只要寶寶體重正常,那就表示寶寶健康。
如果媽媽每24小時喂養(yǎng)次數(shù)少于了8次,或喂養(yǎng)次數(shù)夠但寶寶表現(xiàn)不停地吸吮,這表示是奶水不夠吃的表現(xiàn)
媽媽母乳不足怎么辦?3步走
1、讓寶寶吮奶頭
寶寶出生以后,媽媽要經(jīng)常讓寶寶吮奶頭,以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哺乳媽媽的奶水越少,就越要增加寶貝的吮吸次數(shù)。
一般情況,媽媽應每24小時喂養(yǎng)至少8次以上,每次讓寶寶的吸吮時間不少于半小時。
3、適當按摩乳房
用干凈的毛巾溫開水熱敷擦拭,由乳頭中心往乳暈方向成環(huán)形擦拭,兩側輪流熱敷,每側各15分鐘,按摩方法如下:環(huán)形按摩——雙手置于乳房的上、下方,以環(huán)形方向按摩整個乳房;
螺旋形按摩——一手托住乳房,另一手食指和中指以螺旋形向乳頭方向按摩;指壓式按摩——雙手張開置于乳房兩側,由乳房向乳頭擠壓。
3、加強媽媽營養(yǎng)均衡
哺乳期媽媽,飲食上要多吃些富含蛋白質(zhì)和各種營養(yǎng)的食物。如多喝鯽魚湯、豬蹄黃豆骨頭湯等。
哺乳媽媽的飲食會直接影響乳汁的分泌與奶水質(zhì)量。所以,保證哺乳媽媽均衡營養(yǎng)是很重要的。
哺乳期間,可通過寶寶的表現(xiàn)辨別媽媽奶水是否充足,媽媽在母乳喂養(yǎng)上,一定要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