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的幼兒,將是未來世界建設的主力軍,面向高速發(fā)展的新時代,幼兒科學啟蒙教育越來越受重視。時代對未來人才的需要,是學前教育不可回避的挑戰(zhàn)。過去,我們都認為部分孩子的能力較差,經常采取一味遷就的方法,將所有知識細細嚼碎后再喂給他們。這樣越是遷就,他們的腦筋就越不肯動。時間長了,孩子們喜歡上了這種"不勞而獲"的學習套餐。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就要引導幼兒從小就了解科學的概念、科學的技能以及科學的態(tài)度和價值,并了解社會與科學的關系以及周圍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結果,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社會的需要。
關鍵詞:途徑、興趣、平時生活、大自然
世界沒有一片相同的葉子, 好似沒有一張相同的臉一樣,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家庭,環(huán)境的不同,其形成的的個體差異也不同。以下我將談一談開展科學探索活動的重要意義:
一、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是幼兒認識周圍世界,獲得知識、經驗的重要途徑
擴大幼兒的視眼,使幼兒獲得早期科學經驗的積累。因此:對幼兒科學教育活動進行了以下探索:科學教育的內容是很廣泛的,它包括人體和健康、動植物、環(huán)境教育、自然科學現象等。幼兒受年齡特點的限制,不能理解深奧的科學原理,對科學的概念也只是模糊的,所以我們應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認識一些我們日常生活用品,如:牙膏、筷子、面油、皮筋等,知道各種用品的使用價值。例如:"有趣的葉子"、"天上的彩虹"、"各種各樣的鈕扣"、"吃草的羊"等等這些都是幼兒學習的基礎,對于幼兒科學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在動手操作中培養(yǎng)幼兒學習興趣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力,是獲得經驗的先要條件。興趣是幼兒認識科學的動力,它表現為兒童對事物的心理傾向性。通過讓孩子們親自看一看,摸一摸,聽一聽,使他們對周圍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而游戲卻是幼兒的主要活動,也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活動形式。對于幼兒來說,游戲是最快樂、最生動、最豐富的活動。因此,以游戲的形式開展科學活動,既能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也能讓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逐步增加,而且也能促進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游戲中,幼兒通過試一試、做一做、玩一玩認識了科學現象,獲得科學知識。在愉快體驗中學科學,效果更加。
我非常注重讓幼兒動手操作這一環(huán)節(jié),盡可能利用豐富多樣的材料,讓幼兒親自去嘗試,去體驗。在操作過程中幼兒的表現不僅能體現對物體沉浮的濃厚興趣,而且還能充分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如果在這個活動中,幼兒不親自動手試一試,那么效果就會明顯的不同了。通過這樣的教學,讓幼兒在學中玩、在玩中樂,充分發(fā)揮了幼兒學習的主體作用。使他們對所學的知識掌握牢固,記憶深刻,又使他們的學習能力得到成倍增長,使教學效果會更好。
三、科學探索活動的內容
幼兒是天生的探索者,在上"空氣"的主題活動中,在引導幼兒找空氣時,我為孩子們投放了塑料袋、氣球、空瓶子等材料,引導幼兒用塑料袋裝空氣。捏緊袋口,摸一摸、壓一壓袋子感覺空氣的存在,對著臉放開吹滿氣的氣球口,感覺氣流的沖擊力。又如:投放石子、沙子、豆子、扣子、瓶子等材料,讓幼兒在活動時通過搖晃或敲擊瓶子感知聲音的不同,同時還可以從敲擊瓶子所發(fā)出的不同聲音判斷瓶子中的材料,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幼兒的聽覺能力,還進一步培養(yǎng)了幼兒的分析判斷能力,提供充分的材料,就為每個孩子創(chuàng)設了動手動腦的機會,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有利發(fā)展。幼兒在探索的過程中,相對獨立地進行操作、實驗、感知和觀察等活動,為幼兒提供了獲得成功的機會,從而使他們體驗到成功感,感受到自己的能力,這樣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我能做、我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