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句優(yōu)美,而且給幼兒一定想象、創(chuàng)編的空間。
兒歌比較簡單,只有六個句子,加上形象的配圖講解,幼兒很快學會了兒歌。我聽見X隨著同伴響亮的朗誦兒歌的聲音。我給了她一個微笑,她也朝我靦腆笑了一下。
“你乘過船嗎?在海上你看見了什么?”我想讓幼兒想象兒歌中美麗的意境,并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把在海上看見的景物用語句描述出來,為創(chuàng)編兒歌打下基礎。
“海灘上有一串串的貝殼。”A幼兒說。
B幼兒說“海里有一條條的小魚。”
C幼兒說“海里有一朵朵的海草。”
D幼兒說“海面上有一只只的海鷗。”
E幼兒說“可以看見小島一點點。”……
“那么就請你們把你們說的都編到兒歌里去,好嗎?”X和同伴三三兩兩圍在一起,開始嘗試編兒歌。“不對、不對貝殼說一只只的好聽。”、“把帆船一點點改成小島一點點”、“小蝌蚪不能編進去,它不在海里的,在池塘里的。”、“把海螺編進去。”……X認真地投入到同伴的創(chuàng)編之中,還不時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我在一旁握了握她的小手,以示鼓勵。
很快,孩子們編出了一首首的兒歌,我請幼兒來展示自己的作品,許多孩子都舉起了手,只見X的小手也舉了起來,只是低低的在腰間,于是我說“今天X小朋友本領真大,剛才我聽見她也編了一首兒歌,我們請她來表演,好嗎?”在小朋友的掌聲中,她輕輕地念起了兒歌,你聽:
“出海坐大船,
海藍,天也藍,
浪花一卷卷,
白云一片片,
海草一朵朵,
小島一點點……”
X的兒歌是否也把你帶到了海的夢境。活動結束時我表揚了X的表現(xiàn),相信她一定體驗到只要積極參與、積極思維,自己也能成功;相信她一定體驗到成功帶來的愉悅;相信她一定會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臨別贈言
時間:中班下學期
地點:中一班教室
事件:茅依雯轉學
今天,我走進教室,只看見班上4、5個平時十分能干的小女孩圍在一起議論著晚上在小花園碰頭,仔細一聽原來茅依雯星期日要去深圳了,而今天已經(jīng)是星期五了,所以她們只能在幼兒園以外的地方給茅依雯送禮物道別?磥,我們正在進行的幼兒禮儀教育課題,已在一部分幼兒的心中開花結果。“茅依雯事件”應該最能取得教育實效,畢竟茅依雯和大家朝夕相處了這么長時間。這樣想著,我決定為茅依雯開個歡送會。
“茅依雯星期日要去深圳了,你們想做些什么呢?”我引導幼兒與茅依雯道別,感受生活中的禮儀,“我想把今天帶來的玩具送給茅依雯”想不到X第一個站起來提議,很快孩子們互送完禮物,個個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X則有些得意。當然,我也為X今天的行為高興,她從一個把不要吃的東西扔進別人碗里到能把自己心愛的玩具當作禮物送給別人,我看到了教育的希望。突然有人和茅依雯交換電話號碼,不一會許多幼兒都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