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參與活動場景的布置。在提供了有利于幼兒探索、參與的材料后,可引導幼兒自己動腦、想象,自己動手擺放。如:為幼兒提供一些彩色皺紋紙條、積木后問幼兒:小樣吃青草要經過一條小河,一片樹林,想一想我們用什么當小河?怎樣穿過小樹林呢?幼兒紛紛動腦想辦法且操作起來,最后想出將皺紋紙條擺成平行的兩條當小河,積木四散擺放或成行擺放當樹林,探索出穿過樹林時可走直線、可走曲線等方法,幼兒在參與環(huán)境布置中,思維活躍、想象力和動手能力都得到了發(fā)展。
4、幼兒可參與活動的組織與設計,探索玩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發(fā)現。改變以往教師示范講解,幼兒模仿學習的模式。如:大班游戲《小小解放軍》,幼兒知道解放軍叔叔在訓練時不怕苦、不怕累,堅強勇敢守紀律。教師利用幼兒喜歡扮演游戲角色的特點,要求幼兒在游戲時以我是一個解放軍戰(zhàn)士角色的身份來約束自己的行動,并在活動中能主動地、自覺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使行為符合角色的要求,這要比教師在活動中反復講解或強調游戲規(guī)則所取得的效果好。又問:解放軍叔叔要過小河,怎么過?寬一點兒的小河怎么過?讓幼兒去嘗試、去發(fā)現,跨跳和助跑跳的方法。在這樣的嘗試活動中,幼兒由模仿變?yōu)橹鲃訁⑴c活動,使他們獲得了一定的生活經驗,親自體驗了成功的快樂,在這種寬松的氛圍中,幼兒的學習熱情、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被充分激發(fā)了出來。
。ǘ┨剿骰顒討獮橛變禾峁┏渥愕臅r間和空間。
在體育活動中,如果用統一的時間要求幼兒一起做動作,玩一樣的玩具,那就談不上創(chuàng)新。如果教師給他們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盡興的玩,幼兒會施展出自己的才華。如:在玩球時,有的幼兒結伴像足球運動員踢球射門、有的幼兒在玩?zhèn)髑、幼兒幼兒在拍球、頂球等,這樣不需要統一行動,幼兒依據自身體能特點和興趣愛好選擇、創(chuàng)造適合自己的玩法,發(fā)展了其個性愛好,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了全面發(fā)展。
。ㄈ┠托闹笇В⒅靥剿鬟^程。
由于幼兒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在探索活動中教師應不斷地觀察,了解幼兒在探索方法,然后依據觀察情況對幼兒進行有目的、有意識的指導,鼓勵引導幼兒采用不同方法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嘗試。只要幼兒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就應該給予鼓勵和幫助,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逐步認識、肯定自我。
體育活動是全面發(fā)展幼兒身心的手段之一,它除了育體之外還可以育智。要在體育活動中不斷滲透幼兒的探究性學習,其關鍵還在于教師轉變觀念,只有教師轉變觀念,才能真正運用各種方法發(fā)揮幼兒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索的興趣,調動幼兒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而這樣做的回報是幼兒的自我價值感、主動性、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得以加強,也真正實現了"體"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