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讓幼兒常說一些充滿智慧的話。幼兒常說充滿自信的話,可以增強相信自己的精神力量,調(diào)節(jié)自身的積極行為,形成奮發(fā)向上的進取精神。,如常讓幼兒說:"我會"、"我能行"等,使幼兒看得起自己,相信自己,對自己有個正確的評價,從而樹立信心。
3、對幼兒表現(xiàn)多說鼓勵的話,教師要不斷反省自己,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觀,耐心細致地用肯定信任的態(tài)度對待幼兒,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指責。經(jīng)常說一些諸如"我相信你能行"、"你真棒"、"你是個好孩子"等鼓勵的話語。
4、讓幼兒在學習生活中獲得積極的體驗。成功經(jīng)驗的獲得,是影響自信心的重要因素。當幼兒做一件事受到表揚時,就會相信自己的能力,逐步增強自信心。因此,要讓幼兒親自體驗成功的喜悅。當幼兒稍有一些愿望想要"自己來"時,教師要予以肯定的支持,并創(chuàng)造條件和環(huán)境讓他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對幼兒每次微小的成功,教師都要給予適當?shù)墓膭詈捅頁P,每次小小的成功,都會增強幼兒的意識,堅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難,取得成功。
。ǘ、應給予膽怯的幼兒更多的和別的孩子接觸的機會
比如在活動中,教師幫助這些幼兒邀請其他的幼兒一起游戲?梢詭麄?nèi)⒂^各種不同場合的情景、營造氣氛,使之能常常與其他幼兒接觸交流,幫助幼兒克服羞怯感。
。ㄈ、引導幼兒參加群體性活動,教給幼兒一些簡單交往技能
有些幼兒在家里活潑大方,可一到集體中或碰到生人,就膽怯得很,局促不安,有時什么事都不能完成。這是因為幼兒參加群體活動少,社會化的發(fā)展受到影響,產(chǎn)生了羞怯的現(xiàn)象。
群體生活是任何生活形式都不能替代的。在群體生活中,羞怯的幼兒將學會與人合作、分享、交流,體驗群體的快樂,從而使自己變得活潑、大方、開朗。我組織剛入園的小班幼兒進行了一系列的群體活動。如自帶圖書、玩具共同分享,集體過生日,集體作手掌畫――大樹等,使幼兒學會了合作、分享,嘗到了群體的樂趣。
對羞怯的孩子除了讓他們參與集體活動外,我們還應該教給他們一些社會交往的技能,如微笑、合作、分享接納別人等。羞怯的孩子在與人交往中往往受到同伴的欺負,發(fā)生爭吵現(xiàn)象。對于這些糾紛,我鼓勵幼兒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鼓勵幼兒獨立解決矛盾,教給一些處理問題的方法。如:告訴幼兒解決爭奪玩具有辦法,可協(xié)商輪流玩,一起玩,用猜拳等民間游戲的勝負決定誰先玩等等。同時告訴幼兒,小朋友之間發(fā)生爭吵后,告訴老師并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互相之間要學會調(diào)節(jié)糾紛,學會正確處理人際關系。據(jù)此,我班區(qū)角游戲中特開設了"和平桌",爭吵雙方有糾紛后自愿到此"談判"、協(xié)商,說服對方以達成目的。
。ㄋ模⒑图议L共同教育,幫助幼兒克服心理障礙
幼兒的教育離不開家庭,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幼兒很多的性格受父母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應及時與家長聯(lián)系,反映幼兒在園情況,引導家長共同尋找引起其退縮行為的原因,幫助幼兒在集體活動中戰(zhàn)勝自己,消除膽小退縮的行為。幼兒的羞怯的原因因人而異,程度也不盡相同。有的是先天的遺傳因素,有的是因為在氣質上就是退縮型的,對外界環(huán)境適應慢;有的是因為個性原因,面臨社交場合會緊張的手足無措;有的是缺乏與外界接觸的機會;也有的是沒有學習到適當?shù)纳缃患记;也有的是受到過去不良的經(jīng)驗影響,造成自信心缺乏…….因此,教師還應針對個別差異,對癥"下藥",各開良方,采取一系列措施。
幫助幼兒克服膽怯的行為,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絕不是一時半時所能解決的,教師必須有耐心和恒心,不能把一次失敗看得很重,由量變到質變,總有一天會水到渠成,有所改善。當然,也有少數(shù)幼兒,即使教師努力也沒有用,這樣的幼兒有可能存在情緒障礙,應與家長聯(lián)系尋求心理醫(yī)生的幫助,解決情緒障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