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轉變家長觀念,正確對待"性"提問
和其它活動一樣,幼兒也有性方面的活動,他們對性有著不同的體驗、接觸和認識。如,自己的下面的隨意觸碰,擺動等等。幼兒沒有十分清晰的性意識,他們只是在潛意識的探究。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像玩腳丫捂耳朵一樣,也會玩弄自己或別人的外生殖器,等等。這些動作如果被老師或一些家長看到,就會暴跳如雷,對他們大聲斥責,說幼兒沒有出息等。老師和家長的這一行為,令幼兒大為困惑不解:為什么身體的這一部位不能說,不能動呢?這有與"沒出息"有什么關系呢?因此,老師和家長必須正確對待孩子性方面的提問,以免給孩子造成不正確的性意識。
3、 正確進行性身份教育。
所謂性身份,就是個人對自己的確認。在嬰兒時期,孩子從家庭和社會對自己的態(tài)度上,開始體會到自己的性別身份,在這一階段,如果沒有形成正確的性觀念、把握性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性別的個人認同與社會認同發(fā)生矛盾,就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生活。如:生活中常見的異裝癖、男人女性化或女人男性化現(xiàn)象,大多可在嬰幼兒時期找到異性化教育的痕跡。有些父母有意無意間對嬰幼兒進行的性教育,不是取決于孩子的性別,而是憑著自己對某一些別的好惡感,對男孩以女孩的方式打扮,或對女孩以男孩的方式培養(yǎng),這種以感情代替理智、以父母對每一性別的偏愛人為地對孩子性身份錯誤地改變、強化,近期內,也許覺覺察不到明顯的失誤,但錯誤的性觀念會導致孩子成年后錯誤的性行為,如同性戀等,則會給父母帶來無法彌補的遺憾和悔恨。因此,父母應該留意自己對性別角色的認識可能造成的影響,會直接影響幼兒對自身性別的認可。應該讓幼兒理解: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值得尊重的、有價值的,無論性別如何,每個人都能發(fā)揮自己的潛能,施展才華。只要努力,都可以成為最好的自己。
4、 給幼兒講授生命繁殖的知識
在嬰幼兒時期就給幼兒講授性教育,幫助幼兒對自己形成對自己性別的正確認識和理解,確定性別身份,是以后繼續(xù)性教育的基礎。然后,教師,教師和家長還可以給孩子講授,植物授粉、動物交配等比較簡單、低級的生命繁殖形式,為他們將來了解人體的秘密做好心理準備。如果教師和家長處理不好這一問題,孩子不能正確對待性,覺得要回避性,壓抑性,而且這種意識得不到糾正,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再逐漸強化的話,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壓抑,影響將來性生活的和諧。
作為幼兒教育者,我們相信在對幼兒進行科學的性教育的同時,對幼兒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對這個社會的發(fā)展更為重大。讓我們?yōu)榻】档南乱淮龀霾恍傅呐Γ?/p>
參考文獻:
1、張麗麗:《談幼兒性意識培養(yǎng)》中國先鋒教育。2004.7
2、彭燕、杜學元:《對當前幼兒園性教育的幾點思考》。伊犁教育學院學報2004.3
3、叢中笑:《淺析現(xiàn)代幼兒性別教育的基本問題》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5.8
4、 戴斌榮:《兒童性別教育中的"揚長"與"補長"》。
5、賈曉波、劉芳:《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師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