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善于發(fā)現(xiàn)優(yōu)點,創(chuàng)造與集體交往的機會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天性和優(yōu)點,《幼兒園指導綱要》指出:“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xiàn)自己的長處和獲得成功感的機會,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我們非常注意捕捉幼兒的閃光點,發(fā)揮他們的特長,揚長避短,從而樹立其自信心,為幼兒交往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基礎。我班有一個從外地轉來的男孩,名叫委委,他不愛說話,課間喜歡一個人坐在椅子上,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也不愿與老師交流,而且脾氣很倔強,問他什么一句都不應。為了讓他融入到集體中來,我們想盡了辦法。最后我通過家訪,從孩子的媽媽那里得知,孩子在老家讀書時,挨過老師的打,由此使孩子對老師產生了畏懼心理,逐漸導致了今天這種性格。我們了解到了原因后,對他特別的關注,有一次,委委主動撿起了掉在地上的紙屑,我看到后及時地在集體面前表揚了他,只見委委露出了笑容,我還第一次看到他笑得這么燦爛。之后我又為他創(chuàng)造與小朋友交流的機會,并且多鼓勵、多表揚,上課時多讓他回答問題,對他的點滴進步及時表揚;在他遇到難題時,我微笑著走過去,摸摸他的小腦袋鼓勵他,逐步幫助其樹立自信心,在隨后的日子里,他慢慢地接受了我,能主動與我交談,其他小朋友找他一起玩時,他也能和他們玩得很高興。
五、為幼兒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蘇霍林斯基說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一極其細致而復雜的任務。”社會行為的學習,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時間的連續(xù)過程,家長和教師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養(yǎng),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薄楹⒆幼霭駱印队變簣@指導綱要》中指出:“教師和家長是幼兒社會學習的重要影響源。模仿是幼兒社會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師和家長的言行舉止直接、間接地影響幼兒,構成他們學習的榜樣。”因此成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如:孩子的同伴來家里玩,家長要熱情接待,還要留給孩子們單獨在一起的時間,等小客人走時,要客氣送別,歡迎下次再來。這樣做實際上是給孩子作出表率,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形成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
。、為孩子提供交往的機會家長要為幼兒多提供交往的機會。如:家中來客人,要有禮貌地打招呼和交談,如果有小伙伴同往,要鼓勵孩子拿出玩具和小伙伴一起玩,這樣,不僅培養(yǎng)里幼兒的交往能力,也使幼兒在交往中學習禮貌待人,學會了社會交往的技能和許多本領。家長還可以為幼兒創(chuàng)設這樣的氣氛,帶孩子或邀請鄰居家的孩子在自家玩,到戶外參與幼兒的游戲,玩中給孩子提出要求,使孩子在游戲活動中體驗一起玩的樂趣。要告訴孩子善待別人,和伙伴友好相處;要學會謙讓。時間長了,孩子就能和同伴建立起一種和諧、親密的關系。除了與同齡人交往外,家長還應注意與孩子的溝通?梢怨餐娼巧螒颍议L扮客人或主人,在敲門中使孩子懂得了怎樣接待人,一個細微的舉止,一句“請進、請坐、你是誰……”既發(fā)展了口語表達能力,又使孩子學會了合作,增加了社會交往的經驗。
。、為孩子創(chuàng)造外出玩的機會家長應經常帶幼兒外出散步游玩,陶冶情操,感受大自然的美,并引導幼兒觀察周圍人的生活,鼓勵幼兒與他們簡單的交往,如:看到有困難的人或老人、盲人,可以啟發(fā)幼兒去幫助他們,做一個樂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的人。如:到超市或商場購物,鼓勵幼兒去向售貨員說明想買的東西,選好后,并能自己在家長的指導下去交款,購回所買的東西后,會說:“謝謝,再見”。這樣,既培養(yǎng)了幼兒的獨立性,也增進了與人交往的能力。
《幼兒園指導綱要》指出:“幼兒的社會性培養(yǎng)需要家、園、社會保持一致、密切配合。”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需要家長與我們這些幼教工作者做有心人,共同為幼兒創(chuàng)設各種交往的機會,耐心的指導,重視家園同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