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找來一些有關摩西的故事給她念,后來她真正喜歡上了摩西。
教育學家認為,兒童需要那些與他們年齡、興趣及能力相適宜的圖書,他們也喜歡圖書題材有豐富多彩。所以專家建議,我們可以讓兒 童多接觸不同方面的讀物,如報紙、雜志乃至街頭標語廣告、商品包裝等等。通過這些文字讀物,兒童會懂得:語言文字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小一些的孩子常常喜歡反復地聽同一個故事,很多父母常常對此顯得不耐煩。我不知道曾經多少遍地給我的孩子們讀過羅伯特·麥克斯的童話小說《救救小鴨》,F在我還保存著那本書,它已經十分破舊了。重復性的閱讀,可以進一步鞏固和增加兒童的詞匯量,加強對故事的深入理解,掌握有關的表達方法!
在選擇圖書方面,有關專家這樣建議:
3歲以前的嬰幼兒喜歡一些簡單的圖片或者講述他們熟悉的事物方面的故事。形體和色彩對兒童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3歲至6歲的學齡前的兒童喜歡配有彩色圖畫的小故事、科幻故事、詩歌以及有關動物或日常生活方面的童話。那些短小、生動、易背誦的迭句對他們來說,特別有用!
6歲至9歲的兒童對于書籍開始有自己的興趣和偏好,盡量讓他們自己去選擇。當然,父母的引導也是很重要的。9歲以上的兒童,喜歡一些幽默小品、民間故事、長詩、古典名著簡寫本以及偵探故事等等!
五、讓讀書結合實際,生動有趣。我給孩子們念書的時候,總是盡力設法將他們卷入其中。有時念到一句話的中間時,我會故意遺漏一個字,讓孩子們去補充。有時我會突然提問:“現在你們想想,這個故事往后會怎樣發(fā)展,結局如何?”等等。
一天晚上,我給孩子們讀一篇講述大象王國的兒童故事。一個孩子打斷我問道:“大象吃什么?”“是啊,大象吃什么呀?”其他孩子也跟著一起問。這時,孩子們的想象力像張開了翅膀,一個接一個地向我提出各種問題。我知道,他們已經全身心地投入到讀書之中。此時,讀書對于孩子們來說,宛如一次親身經歷!
為了使讀書生動有趣,首先要激發(fā)起孩子們的強烈興趣,在你給孩子們讀一本新書之前,你可以先讓他們了解封面的內容,并讓他們去猜想這本書將要講述一個什么樣的故事等等,然后你可以一邊讀一邊指著書中的圖畫和人物問他們:“你們認為這是什么意思?”讀完一本書后,你還問他們:“這個故事中,你最喜歡什么?你認為或者希望以后的故事該如何發(fā)展?”
這種積極的閱讀方式特別有助于兒童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紐約州立大學的一項調查研究表明,對學齡前兒童來說,在父母的幫助下采取積極、投入式的閱讀方法,其語言和思維發(fā)展水平要提前6-8個月!
六、在孩子能獨立閱讀以后,仍要堅持同他們一起讀書。大部分兒童在12歲以前,其傾聽理解能力要比閱讀理解能力強,所以,父母為他們念書比他們獨立閱讀收益更大。
我總是盡可能多地與孩子們一起讀書,有時我也讓他們讀給我聽。我的一些孩子直到很大后,還保持著與我共同讀書的習慣。一當他們放假或有空閑的時候,我們會輪流地讀一本名著。有時,還會就精彩的部分進行討論!
最后,我要告訴每一位父母的是:從小培養(yǎng)兒童對讀書的濃厚興趣,會使他們終生受益!
摘編自《讀者》199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