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善解人意幼兒園時常會發(fā)生意外事件,有的是教育和保育活動中的意外事故,也有幼兒自身造成的意外事故、幼兒園設施引發(fā)的事故、受到外來非法侵害事故等。發(fā)生了意外事故,家長之間、家長與幼兒園、教師之間往往會因為對事故的處理態(tài)度、責任界定、賠償等問題產生矛盾。作為教師,應該積極尋求家長的理解和支持,講究調解的藝術,求得家長的原諒。以便能公平、公正地處理問題。例子:中午午睡前,都會讓孩子們去上廁所睡覺,由于我們的廁所時男女分開,女廁所又只有兩個位子比較擠。地上也比較濕,華燦燕上完廁所從臺階上跳了下來,由于地面滑一下子撞上了男廁所才有的小便池,然后額頭就被磕破了。年級組長和周老師趕緊先幫她止血,然后我趕緊給她媽媽打電話,由于緊張我支支吾吾沒說明白。只是說華燦燕摔倒了然后去了醫(yī)院。她媽媽一直在電話里等我說完,而我卻一直在重復,于是她媽媽把電話掛了。
事后老師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跟她媽媽說清楚以后,她媽媽并沒有理都不理老師,主動要承擔醫(yī)藥費,我們老師也是跟她講孩子恢復能力比成人強,所以不用擔心。
如果在處理意外事故過程中與家長有了矛盾,應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當幼兒出現意外事故時,家長對教師的態(tài)度往往比較激烈,甚至容易出現情緒和行為失控的狀況。 教師要把家長因為著急和擔心出現的強烈態(tài)度,看成是認得正常反應,不要認為家長式在小題大做或為難老師。
事故發(fā)生后,教師要保持冷靜的態(tài)度,不要與家長發(fā)生正面沖突,避免矛盾擴大或激化。理解家長愛子護犢的心情,并用關愛幼兒的實際行動感動家長,消除怨氣化解矛盾。
積極主動地關愛受傷的孩子教師用誠懇的態(tài)度,及時探望和親近孩子,緩和家長的情緒,消除家長的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