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民間游戲是流傳于廣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戲娛樂活動,實質是一種民族文化符號和民族生命力的顯現(xiàn)方式,是民族文化中的極為典型的生活現(xiàn)象和文化行為。其發(fā)展和變化能夠折射出人類歷史文化發(fā)展的狀況和精神面貌。民間兒童游戲經(jīng)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與發(fā)展,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底蘊,折射出民族的精神風貌和生活趣味,是特定民族和地域人民文化的一種載體。民間兒童游戲的文化魅力在于通過其內在價值和游戲樣式使人們認識自己民族文化符號,加深民族認同感,增強個體和群體的內在凝聚力,促進社會的整合及和諧發(fā)展。中國傳統(tǒng)民間游戲在經(jīng)歷了幾千年的傳承演變,一部分因喪失其賴以存活的傳統(tǒng)文化根基而歸于消亡,但很多游戲則經(jīng)過時間的洗禮,一直延續(xù)傳承到今天,是很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挖掘及傳承這些具有人文價值的民間兒童游戲對發(fā)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具有現(xiàn)實意義。
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形式,教育部在《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都明確規(guī)定 “ 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yōu)秀 ” , “ 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 。民間兒童游戲是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肯定與繼承,并且符合幼兒好動,好學,好模仿的心理特點, 民間兒童游戲所獨具的特點,促使孩子學會相互協(xié)調、合作、學會自己解決人際矛盾,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學會理解和照顧他人等社會性發(fā)展的良好品質。因此把優(yōu)秀的適宜幼兒發(fā)展的民間兒童游戲引進到幼兒園游戲中來,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一、對相關概念的界定(一)概念的界定1 .民間游戲的定義對于游戲的定義,我國綜合性辭書《辭!逢P于 “ 游戲 ” 的詞條是這樣解釋的: “ 體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文化娛樂的一種。有智力游戲(如下棋、積木、填字),活動性游戲(如捉迷藏、搬運接力),競技性游戲(如足球、乒乓球)。 ” 很明顯,這一則關于 “ 游戲 ” 的定義是含糊寬泛的,不很確切。在游戲研究領域里,全世界最有影響的學者是荷蘭人約翰 ?? 赫伊津哈,他在《游戲的人》里這樣定義: “ 游戲是在某一固定時空中進行的自愿活動或事業(yè),依照自覺接受并完全遵從的規(guī)則,有其自身的目標,并伴以緊張、愉悅的感受和 ‘ 有別于平常生活 ’ 的意識。 ” 這個游戲概念奠定了游戲學的基石。 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對民間游戲也有過多種定義,關于 “ 民間游戲 ” 的定義不應僅僅限于一個民族、一個地區(qū)、一個時代,它應是在比較大的時間空間條件下,將這類活動綜合抽象后的概括。但目前為大多數(shù)的人所認同和贊可的是烏丙安在《中國民俗學》( 1985 )一書中觀點。他認為民間游戲是指流傳于廣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戲娛樂活動,俗稱 “ 玩耍 ” 。游戲是游藝民俗中最常見,最普遍,最有趣的娛樂活動,主要流行于少年兒童中間和節(jié)日里成年人娛樂節(jié)目之中。
2 .民間兒童游戲的內容分類傳統(tǒng)民間兒童游戲取材于民間,內容豐富多彩,多反映當?shù)匕傩丈睿牧虾唵,就地可取,游戲靈活,自由度大,不受時間、空間條件的限制。將傳統(tǒng)游戲按照不同性質劃分為四大類:
民間益智游戲,這類民間游戲包括:七巧板、拼圖、猜謎語、翻繩、跳棋、五子棋、闖關棋等。主要有拼圖和棋藝類。這種游戲將智力活動和娛樂活動巧妙地結合起來。
民間美術游戲,民間美術包括剪紙、折紙、撕紙、編織、民間玩具及廢舊物品的合理利用等。
民間體育游戲。民間體育游戲包括:跳方格、跳皮筋、跳繩、踢毽子、打沙包、滾鐵環(huán)、跑壘、捉迷藏、丟手帕等。
民間童謠說唱游戲。童謠有著很長的歷史,流傳于民間的童謠更易為幼兒接受。例如: “ 馬蘭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 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 ”“ 小老鼠上燈臺 ” 的童謠 “ 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 …… 咕嚕咕嚕滾下來 ” 韻律和諧的童謠,不僅強化了游戲的節(jié)奏感,生動樸實直白的內容,更增強了游戲的情景性,生活氣息和娛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