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日,您的孩子是主動寫作業(yè)嗎?還是要您嘮叨著還不愿意寫?時常聽到家長抱怨孩子不主動寫作業(yè),找各種理由應付家長。孩子之所以會表現(xiàn)出這樣的問題,主要原因是家長沒有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那么,怎樣培養(yǎng)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呢?我認為家長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學習本來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從老師和家長傳遞給孩子的卻是學習很痛苦,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當孩子有了學習痛苦的認識后,就會對學習產(chǎn)生反感,每個人只有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才會主動去做,才會做得輕松愉悅,對于痛苦的事情總會能躲就躲。我校自實行"11256"課堂模式后一年級的孩子在老師和家長的引導下也學會了簡單的自學。如在早讀課上可以借助拼音讀課文這就是孩子們的樂趣,學會讀書了。所以,對于剛入學的孩子,家長要引導孩子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幫孩子找到學習的快樂,孩子自然會愛上學習,主動學習。
2、讓孩子認識到自己很棒,可以獨立完成作業(yè)。
在孩子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當孩子向家長請求幫助時,家長的引導方式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的作業(yè)不會做時,就會幫孩子一起來做,甚至代替孩子來做,直接給孩子答案。這樣做的后果就是孩子學會了依賴和退縮,每當遇到問題都不愿意動腦,而是向家長求助。當孩子遇到難題請求幫助時,家長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引導孩子用腦想,用心算,家長多鼓勵。孩子在寫不會的生字時家長不要告訴答案鼓勵孩子學會查字典。例如,如果是簡單的題孩子做不上來此時,家長切不可打擊孩子,說孩子笨,慢慢引導孩子,讓孩子多讀幾遍題或者家長與孩子一起讀題。這樣孩子就會知道家長與他一起解決難題了。家長切記不能急躁,讓孩子學會思考。實在做不出時家長與孩子就要討論了,慢慢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思路。家長一定要給孩子鼓勵,讓孩子始終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最聰明的。
3、讓孩子認識到,自己檢查作業(yè)是一種責任。
很多孩子費了半天的勁好不容易才把作業(yè)做好,所以不愿意再花時間去檢查。家長一定要鼓勵孩子學會檢查。怎樣才能讓他們學會檢查呢?先從孩子的衣服說起,你的衣服扣子是否扣對了,有的孩子粗心家長及時給他說這是馬虎造成的后果,所以穿完衣服后一定要檢查,要不然就會鬧笑話的。作業(yè)寫完也要檢查的要不然作業(yè)上會有×的。希望有這樣的符號嗎?如果有了你的作業(yè)就沒有小紅花了,其他小朋友就比你棒了。這是孩子就會檢查,因為別人要超過他了。當然孩子剛開始是不會檢查的,家長要與他一起完成。作業(yè)上有錯題了要用兒童語言玩轉告誡他,如小蟲子搗亂了,小螞蟻走錯家了等。
4、讓孩子感受攻克難題的快樂。
我們成年人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一件困惑很久的事解決了,我們會很興奮,會不由自主的唱歌,當然,孩子也需要這樣的快樂。當孩子遇到困難想退縮時,家長要多鼓勵孩子,如你不是喜歡奧特曼嗎,他是怎樣結決困難的?孩子會回答你的問題,那你就趕快告訴孩子你比他還厲害。當孩子自己把問題解決了,你一定要贊賞并與孩子一起分享快樂經(jīng)常有這樣的體會的孩子,怎么會覺得學習是痛苦的呢?怎么會討厭學習呢?!
5、給孩子思考的時間,允許孩子暫時擱置問題。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會遇到一些難題,一時解決不了,家長一定要給時間讓孩子學會思考。讓孩子在思考中成長,在思考中前進。家長可不能打擊孩子,要孩子跳過難題,先做簡單的,或許從簡單中會有悟性。小學生在作文中常常會頭疼,家長讓孩子也要從想象中受到啟發(fā)。
讓孩子主動學習并不難,關鍵是家長的正確引導。家長要從傳統(tǒng)思想上轉變,使孩子從小養(yǎng)成學習是快樂的而不是痛苦的好習慣,引導孩子從學習中找到樂趣,采用正確的方式進行引導多鼓勵,只要家長的方式正確,孩子一定會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快樂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