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命運取決于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父母掌握著孩子的幸福。愛孩子的父母們,在要求孩子出類拔萃的同時,請努力地提高自己吧,這樣才會讓孩子感覺自己正充滿“幸福”地活著。
要讓孩子珍愛生命,要讓孩子充滿“幸福”地活著,父母的責任尤其重大。在此,筆者認為,父母首先應幫助孩子樹立“六種意識”。
六種意識助孩子健康成長
·擁有健康的身體
身體是快樂之源:身體是“1”,事業(yè)、功名、金錢等等是在其后追加的“0”。有此“1”,則成功無限累進;失此“1”,則一切歸“0”。筆者的一位朋友,孩子現(xiàn)在英國讀書。在孩子小的時候,他曾帶孩子到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參觀,孩子看到了另一個世界,從此明白:健康本身就是“幸福”。每個孩子都應該做出選擇:是做弱不禁風的“豆芽”或早熟多脂的“肥仔”,還是做一個體魄康健的“風速少年”?這是起跑線上的較量,注定將來誰會“更高更快更強”!
·養(yǎng)成認真的態(tài)度
明智的父母不會只盯著孩子的分數(shù),而會讓孩子養(yǎng)成“認真的態(tài)度”。端端正正地寫字,如同做人一樣正直;一絲不茍地做事,這是對人也是對自己的尊重……一位偉人說,世界上的事怕就怕“認真”二字。高爾基則說:“哪怕是小小的一點自制,也會使你成為強有力的人。”成功總是從點點滴滴的累積開始。只要孩子能“較真”,哪怕他得不到“第一”,不能成為“三好”,又有什么關系!不可能每個人都能當總統(tǒng)或CEO,但是有了“認真的態(tài)度”,他會有一個負責任、不敷衍、不茍且、不怠惰的人生。
·學會趨優(yōu)的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這樣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面對書山學海,僅僅以“勤”、“苦”做舟楫已遠遠不夠,“汪洋中的一條小船”面對學海的風吹浪打,只會遭受沒頂之災。一個人縱使有超人的毅力也不可能把“海水”吸干。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善于學習的人是那種具有自己的學習方法的人;方法好比羅盤,能指引人事半功倍、在最短時間內(nèi)達到目的地;學習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建立在理解基礎上的一種“益智游戲”。這就是所謂“學會學習”吧!
·培養(yǎng)合群的性格
獨生子女問題早已廣受關注,“小皇帝”“小公主”們的自我中心意識特別強,因此如何使他們學會與人共處,顯得十分重要。要讓孩子明白,如果不能合群,學習上就會“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