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總像個不速之客,到來之前沒有任何征兆。海嘯、臺風、恐怖事件……這一切似乎離我們十分遙遠,但又可能時刻打破我們生活的寧靜,讓我們驚惶失措,不知如何應對。面對災難以及災難帶給寶貝的傷害,我們究竟能做點什么呢?怎樣讓災難帶給寶貝的傷害降到最低呢?
災難發(fā)生后,寶貝會面臨怎樣的困境?
對成人來說,災難帶給人們發(fā)自內心深處的恐慌,無論如何,隨著時光的推移,這種恐慌會慢慢地平復,但對寶貝來說,情況可能會非常糟糕。當災難發(fā)生,寶貝可能會面臨如下的困境無法自拔——
* 舉家遷往別處,全新的生活環(huán)境讓寶貝感覺十分陌生,因為一時無法適應,這個新環(huán)境可能會帶給寶貝更多的恐慌。
* 如果不搬遷,發(fā)生災難的場所總是給寶貝一種心理上的刺激,時時將他的思緒拉回災難發(fā)生的時刻,帶給他新一輪的恐慌。
* 日常生活秩序被完全攪亂,一切都變得亂糟糟,寶貝難以像以前一樣照常入睡、起床、吃喝、上幼兒園、和小伙伴一起玩耍。
* 恐慌像影子一樣緊貼在寶貝的腳后跟,無論如何努力都揮之不去,他總是不由自主地擔心災難再度降臨。
* 親人的離去讓寶貝無論如何無法接受,對失去的親人的思念讓他陷入無法解脫的痛苦之中,同時因為擔心同樣的災難再度發(fā)生,他可能常常盯著幸存的親人發(fā)呆,怕他哪天一睜眼,他們之中的某一個又會突然消失。
* 父母過于悲傷或恐懼的情緒對寶貝產生影響,讓他對災難更加充滿了恐懼。
* 害怕受傷的親人會死去。
* 害怕自己被拋棄,或者被迫離開溫暖的家。
災難發(fā)生后,父母該做些什么?
1.盡可能平靜地向寶貝解釋災難
災難發(fā)生后,父母要盡可能以寶貝能理解的方式向他解釋災難,以及接下來可能發(fā)生的一切,以給予寶貝足夠的心理準備。蹲下來,看著寶貝的眼睛,平靜而堅定地告訴他:“地震了,我們不能住在家里,那樣很危險,所以今天晚上,我們大家一起住在帳篷里,這樣的日子可能要持續(xù)一段時間。不要害怕,媽媽會跟你在一起。一切都會過去的。”寶貝有權力知道事情的真相,與其隱瞞寶貝,讓他有更多不切實際的猜想,并且因為這些猜想帶來更多的心理壓力與恐慌,不如告訴他事實真相,幫助他理解目前的處境來得聰明。
2.以實際行動給寶貝安全感
災難發(fā)生后,年幼無知的寶貝更多地通過父母或者其他家人的反應來理解災難以及災難帶來的一切后果。如果父母因為悲傷不能自持,或者對災難充滿了恐懼,那么寶貝也會因此更加恐慌,更加不知所措。父母的這種表現(xiàn)甚至會給寶貝一個災難依舊存在并且隨時還會降臨的錯覺。因此,父母要堅強地面對一切,讓寶貝通過觀察父母的眼睛和行為,確認災難已經(jīng)過去,一切都會恢復正常。
3.給寶貝適當?shù)男睦硎鑼?/P>
災難發(fā)生后,寶貝所受的心理創(chuàng)傷可能很難在短時間里平復,因此,父母要給寶貝足夠的時間來排解一切。另外,即便一些在父母看來算不得什么的事情,寶貝可能也會感覺十分恐懼。對寶貝來說,恐懼就是恐懼,它是那么真實。父母要理解寶貝,經(jīng)常和寶貝交流,認真傾聽寶貝,鼓勵他不斷地提出問題,引導他把自己的恐懼表達出來,尤其不要嘲笑寶貝的膽小,更不要以災難作為恐嚇的內容來警告寶貝的日常行為。像“如果你表現(xiàn)不好,我們的房子就要著火了”這樣的恐嚇雖然可以有效地制止寶貝的不良行為,但是會帶給寶貝更多的恐慌,甚至讓他覺得災難的降臨與他自己緊密相關。如果寶貝不肯表達,父母可以代替寶貝將他的恐懼表述出來,或者組織家庭其他成員一道展開討論,幫助寶貝理解災難之后還可以有全新的生活,以這種方式幫助寶貝釋放來自內心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