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教師是位很嚴格的教師,她管理孩子真的有自己的一套辦法,……”
評審會上,曾有一位園長向評委們夸她們的一位“優(yōu)秀教師”在組織和管理幼兒方面“如何如何‘有方’”,她說,不管怎么“亂”的班級,只要讓她們這位“優(yōu)秀教師”去“整理”,她不久便能把小朋友們“鎮(zhèn)住”,只要她在教室門口一站,小朋友們就會變得乖乖的——一動不動地安坐好......
對此,許多來自幼兒園評委都覺得這位教師教育能力強,真是位優(yōu)秀教師。但我覺得孩子們肯定不會這么想,因為這位“優(yōu)秀教師”的出現(xiàn),對所有的幼兒來說,都是一種不幸!他會在心理方面給幼兒帶來一種無形的壓力,使幼兒常常處于一種被壓抑的緊張狀態(tài),在這樣的老師帶領下,孩子們不會有好日子過的,他們是快樂不起來的,因為該教師不會讓孩子們有快樂自由的機會,他們在該教師帶領下只能做“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
過于嚴厲的教師給幼兒的壓力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如,有一個小女孩從她自己的家到外婆家,她想開草地上的噴頭,她非常想玩水,但非常矛盾,猶豫著。外婆說:“你可以開。”但是小孩說:“不,我不能開。因為老師告訴我們不可以玩水。”她外婆說:“老師不在呀,外婆讓你開。”她說:“不,那也不行。” 可見,過于嚴厲的教師對于孩子而言,永遠附在孩子的心靈深處,讓他們無法自由,無法快樂。
點評:
一個班的孩子如果很老實,從來不敢“亂來”,說明老師過于嚴厲,內心缺乏安全感。
一個班的孩子很乖,從不敢嘗試新的事物,生怕犯錯誤,說明孩子們內心缺乏安全感。
一個班的孩子在某老師面前,從來不敢打鬧,說明老師過于威嚴,孩子們內心缺乏安全感。
一個班的孩子不活躍,說明老師過于威嚴,孩子們缺乏安全感。
一個班的孩子,不再天真了,“成熟”了,那絕對不是一種進步,而是內心缺乏安全感。
一個班的孩子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問題問“老師,我們可以……沒有?”這足以說明孩子們缺乏心理安全感。
一個班里有許多孩子總是有憋大便的習慣,說明孩子們對所處的環(huán)境缺乏心理安全感。
……
上述種種現(xiàn)象都值得教育者重視,因為心理安全感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礎,同是也是其心理健康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