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逗娃是如何毀掉一個孩子的?
都2022年了哎。大人應該不會再動不動對小孩說什么“你爸媽不要你了”、“你是你爸媽撿來的”之類的屁話吧?
沒想到,我還是太天真了。
前段時間,看了我家人和侄女的互動,我才知道,原來很多大人還是一直在用“古老”的方式在逗小孩。
我侄女6歲多,年前她知道自己可以來北京玩,特別特別開心。
她每天都在倒數(shù),還有幾天就可以坐飛機啦。她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跟她媽媽討論,暢想著來北京她要去哪兒,要玩什么。我家里的長輩們,就利用這點來逗她玩。
他們跟她說,“哎呀,你去不成北京了,飛機壞了,不飛了……”
我侄女一聽,就特別傷心,哭得特別慘烈,特別撕心裂肺。
他們一看她這樣子,就覺得很有意思……
這游戲大人們玩得特高興,每隔一兩天玩一次,每次都把我侄女搞到大哭……
我媽跟我提起這事,她也覺得挺好玩的。她想說明的是,可見我侄女有多想來北京。
可我聽著特別難受。
我跟我媽說,你們這樣故意逗孩子,害得孩子哭得這么慘,你們不覺得自己很殘忍嗎?
前幾天,侄女他們終于來了北京,大人們繼續(xù)這樣逗孩子。我們每天逛各種景點,上了車,小孩子們很累,都想睡覺。我侄女也一樣。但舅舅舅媽就總是要逗她,說,“你睡吧,睡了下車我們就不叫你了,你醒了就會發(fā)現(xiàn),車上除了你自己,一個人都沒有了……”
侄女嚇得都不敢睡了。
我實在看不下去了,就阻止他們這樣逗小孩,然后誠懇地跟侄女說,“沒事,你安心睡吧,下車的時候,姑姑來叫你!”
侄女很沒安全感,說,“真的嗎?姑姑你保證嗎?”
我說,“我保證,我跟你拉鉤鉤……”
侄女再三確認,才敢睡覺……
我實在是不懂,為什么要把小孩搞得這么提心吊膽的?為什么要破壞小孩對大人的信任?對孩子來說,大人就是他們的整個世界。我們利用年齡優(yōu)勢和閱歷優(yōu)勢,去這樣恐嚇孩子、傷害孩子,這好玩嗎?
一點也不好玩!
在朋友群里聊起這事,大家都超級有感觸。
一個朋友說,她小時候留守老家,跟著爺爺奶奶,她爸媽在深圳,她特別想爸媽。她鄰居常常逗她說,“今天在街上看到你爸媽了,他們說晚上就回家。”
然后她就特別激動,在家門口等,一等就是一天,任何動靜都會讓她緊張和期待。
然而一直沒有人。
如果沒有希望,也就不會有失望了。她每次都滿懷希望地等到晚上,然后經歷一次又一次的絕望,F(xiàn)在她回想起來,真的很想弄死那些無聊的鄰居。
朋友還講了一個特別可怕的例子。
他小時候,他家隔壁有個阿姨懷孕了,鄰居就恐嚇她家大孩子,說,“你媽生了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就不要你了……”
然后小孩子出生沒幾天,大孩子就把他掐死了。
大孩子還因此得到一家人的怨恨——殊不知罪魁禍首是鄰居!不是孩子!
我記得還看過一個新聞,女孩的媽媽生了二胎,是個男孩。鄰居對女孩說,你弟弟可是男孩兒,你媽不會要你了!你趕緊去拿把剪刀,剪掉你弟弟的小雞雞吧!
女孩就真的這樣做了。
這種滿懷惡意的鄰居簡直應該被千刀萬剮。!
是的,很多時候,大人會說,開個玩笑有什么啊。小孩子還不能逗一下嗎?
不能!
我能這樣逗你嗎?
你成天跟小孩說,“你爸媽不要你了……”
我能成天跟你說,“你老婆/老公出軌了,和別人開房了……”嗎?
也許你沒意識到,你隨口一個玩笑,都很可能給孩子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第一,會讓孩子很沒有安全感。
“你爸媽不要你了”這句話,真的會造成孩子一輩子的陰影。
對孩子來說,他最需要感受到的,就是無論發(fā)生任何事,父母都會無條件地愛他,這是他整個世界觀的基石。如果在孩子特別小的時候,就不停地給他灌輸,父母會不要他了,他就會覺得自己無依無靠,這種安全感的缺失,特別可怕,導致他不懂得愛和被愛。
第二,孩子會很難信任大人。
我四五歲的時候,去親戚家玩,他家有熨斗,我問他,“熨斗會很燙嗎?”
他微笑著說,“不燙。”
我出于對他的信任,就去摸了,結果手被燙出泡了。
他得逞地哈哈大笑,那一刻,我真的覺得大人壞透了。
如果大人總是隨心所欲去欺騙孩子,孩子會覺得大人說的話毫無可信度,久而久之,會變得不再相信大人的話。同時,他們也會學會撒謊。
第三,孩子會習慣性取悅大人。
有些孩子,不配合大人的逗弄,就被批評為,“開不起玩笑”……
有些孩子,學會了看大人的臉色,配合各種玩笑,被稱贊為“懂事的好孩子”。
第四,更嚴重的,會造成孩子性格扭曲。
大人所有的逗弄都是為了激起孩子產生各種情緒,比如:傷心、不安、恐懼、憤怒……等等,這種玩笑開多了,孩子會有強大的逆反心理,會變得排斥人與人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