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創(chuàng)設(shè)各種情景,教給學生寫日記的方法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愛說愛做,但對身邊的事物不知怎么去觀察,怎么去寫。為了讓他們能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和做到的有條理地寫成一段話,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將日記教學巧妙地寓于饒有趣味的活動之中,調(diào)動了學生寫日記的積極性,也教會了學生寫日記的方法。
1、先說后寫口頭語言是書面語言的基礎(chǔ)。我積極地指導學生進行說的練習,從而為寫好日記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學生掌握了讀寫音節(jié)后,我便有意識地知道學生由說到寫。例如,有計劃地讓學生說說今天在路上看到了什么,從別人那兒聽到了什么,從電視和廣播中都看到聽到了什么。由于這些事都是從學生最熟悉的生活出發(fā),從最簡單的一句話說起,學生基本能把話說通順、說完整,再加上老師的鼓勵,學生說的興趣濃。這是再讓學生把口頭語言變?yōu)闀嬲Z言,學生就能輕松地接受。一次,音節(jié)掃讀測試后,我讓學生討論學會音節(jié)的感想,有的說:"我會讀音節(jié),感到很高興。"有的說:"媽媽看到我能讀故事了,很高興,表揚了我,我也很高興。""我能看書了,以后我要努力學習,看更多更多的書。"……看到孩子們情緒高昂,我說:"同學們說得很好,如果不把這段話寫下來就是一篇很好的日記了。"學生聽了,喜滋滋地寫起來。從這以后,我經(jīng)常鼓勵孩子們把感興趣的事記下來,養(yǎng)成寫日記的好習慣。
2、先看再寫低年級的孩子好奇心強,沒見過的東西總要摸一摸、問一問;來到大街上也是東瞧瞧,西看看。根據(jù)這個土點我有針對性地對小學生進行怎樣觀察事物的指導,使學生學會初步有目的、有順序的觀察。比如有一天,正值春暖花開,陽光明媚,我?guī)ьI(lǐng)學生們來到操場上找春天。通過觀察,學生孩子們發(fā)現(xiàn):天氣暖洋洋的,已長出嫩葉的楊樹就像一把綠絨絨的大傘;迎春花開了,紅得耀眼;路邊的小草也綠得發(fā)亮。春天真美。〗處煹挠幸庵笇,學生的細心觀察給學生帶來的不僅僅是驚喜,更多的還是收獲。記得有一次,上課鈴剛響,我從講桌下拿出一個瓶子,學生馬上叫起來:"蝌蚪!""對,今天老師請來這些小蝌蚪和你們交朋友,好嗎?""好!"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對蝌蚪一下產(chǎn)生了很大的興趣,然后我一步步地引導,讓孩子們很自然地說出蝌蚪的顏色、形狀、生活習性等。短短的十幾分鐘,學生已能下筆寫出一篇生動的觀察日記了。
通過指導和練習,學生學會了寫景寫小動物的方法,以后毛茸茸的小雞、急速飛翔的燕子、淅淅瀝瀝的小雨、銀裝素裹的冬天,都成了孩子們愿意看愿意寫的事物。
3、先做后寫低年級孩子活潑好動,我常常帶他們玩耍,采取先做后寫的辦法,引導學生寫日記。如玩"擂臺賽",讓學生主動上臺獻藝:唱歌、跳舞、武術(shù)、詩朗誦……孩子們臺上臺下十分投入,活動結(jié)束后,大家靜靜地坐下來進行回味:活動的時間、地點、誰參加了活動?有哪些同學參加了擂臺賽?表演了哪些節(jié)目?比賽結(jié)果如何?你有什么感想?這樣一步一步地引導使學生愉快地完成了日記。以后在開展"拔河"、"慶元旦"等活動中后,我采用同樣的方法指導同學寫日記,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日記的寫法。
二、 多種形式的講評,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為了開拓學生思路,提該他們寫日記的水平,我注重對學生日記的講評。在講評中我除了采用面批面改的形式外,還采用了其它多種形式,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寫日記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對日記的鑒賞能力。講評的形式主要有:
1、自我展示為了給每一個學生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激發(fā)每個學生寫日記的熱情,我每天利用晨讀十分鐘有計劃地讓每個學生當中朗讀自己的日記。楊夢婷同學寫了這樣一篇日記:"今天媽媽病了,爸爸把我接回家。一看媽媽病了,我拿藥給媽媽吃,媽媽笑了。雖然日記中有語句重復的語病,但看著她飽含著感情朗讀,我給予了表揚:"楊夢婷同學能體貼媽媽,并把這件事記下來,寫明白了,很好。大家為他鼓掌。"看到自己的日記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楊夢婷的臉上頓時充滿了成功的喜悅。在"自我展示"中,我對學生日記中的不足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發(fā)現(xiàn)優(yōu)點及時表揚,激發(fā)了學生寫日記的興趣,同時也引導學生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