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養(yǎng)做事有始有終的習慣:
有的孩子平時做事不專心,一會玩玩具,一會兒要看書,三心二意,這種習慣不好,我們應該注意,一定要讓孩子完成一件事后再做其它,如果在做這件事時確有困難孩子無法獨立完成,那么家長可適當指導幫助一下,讓他形成有困難要想辦法解決的意識,而不是有困難就不做。要培養(yǎng)孩子做事有恒心的好習慣。
2.培養(yǎng)孩子傾聽習慣。
有的孩子大人與他說話,只顧自己玩,老師上課或小朋友回答問題時,總是搶嘴或在下面講廢話、做小動作,不好好聽,問他剛才教師(或同伴)說什么一問三不知,或似懂非懂,這樣的習慣如不及時糾正對孩子以后的學習不好,所以平時我們跟孩子講話時要讓孩子的眼睛看著自己,不能三心二意,漫不經心,開始時要多提醒,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形成專心聽講的好習慣,上學后也會專心聽課,就能很快掌握教師所教的知識。
3.培養(yǎng)孩子對書的興趣和良好的看書習慣
看書習慣對孩子的發(fā)展很重要,在平時家長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看書的興趣和習慣,一開始孩子不會看書,大人要指導孩子看書,提醒孩子一頁一頁仔細看,如:看看圖上有誰、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邊看邊跟他講書,慢慢地大人小孩各自看,看后互相交流書上內容,逐漸地以孩子講為主,這時大人要多鼓勵表揚。孩子看書的習慣興趣好了,對他以后的學習幫助非常大,有利于提高孩子以后的語文寫作、分析、理解能力等,并對以后的工作也大有好處。當然為孩子選購的書要合適,內容健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圖書的色彩漂亮、美觀,文字與圖畫比例要恰當,另外要培養(yǎng)孩子自己管理圖書。給孩子準備一個放書的地方,有條件的可做個書柜或書架,每次讓孩子看完書后自己放好,形成自己的書自己整理的習慣。
四、重視孩子文明禮貌和尊敬長輩的培養(yǎng)教育
講文明、有禮貌、敬老愛幼是我國的民族美德,為此我們平時要重視教育,在生活中注意孩子的一言一行,如親戚朋友來家里,要讓孩子主動問好,在路上碰到要打招呼,到幼兒園要向老師問早,放學說“再見”,F在家里都有電話,孩子也都喜歡接打電話,這時可教孩子有禮貌接聽電話,如:“您好,找誰?請等一下。您好,請問〤〤在家嗎?對不起,您打錯了”。平時在公共場所要培養(yǎng)孩子不亂丟果殼紙屑,在家要尊敬老人,多體諒、多關心,幫助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捶捶背、搬個椅子、端杯水,自己的事盡量不麻煩老人等。當然要讓孩子做到的,
家長首先要做到,要以身垂范,給孩子做出好榜樣。
孩子的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期努力,并且家庭中的每個成員對孩子的要求都要一致,尤其是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間的要求必須一致,如要求孩子不隨便吃零食,有好吃的東西要分給大人吃,不可以獨占,爸爸媽媽這樣要求爺爺奶奶也要這樣要求,不能順孩子,不能孩子要吃就給他吃,或孩子一哭就遷就他,小孩分東西,爺爺奶奶不要舍不得吃更不要仍留給孩子,當孩子做錯事一人在批評(爸爸或媽媽)時其他人不能當面庇護,因為當面庇護不但不能使孩子養(yǎng)成好的習慣,反而容易使孩子形成“二面性”甚至撒謊的壞習慣。再則家長在孩子面前要以身作則,多示范、作榜樣。另外,還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要多引導多鼓勵表揚,少包辦少批評少訓斥,對孩子“嚴”與“愛”相結合,正確把握好分寸。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健康和諧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