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深反射包括:肱二頭肌反射、肱三頭肌反射、橈反射、 反射、跟腱反射
67、中心靜脈壓(CVP):意義及正常值?
臨床上用來監(jiān)測外用循環(huán)與心泵功能狀態(tài),正常值:成人6-12厘米水柱,小兒3-10厘米水柱
68、胃腸減壓適應癥
①急性胃擴張和幽門梗阻;②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③胃腸道手術、腹部較大型手術;④機械性和麻痹性腸梗阻
69、如何判斷氧療的效果
給氧10-30分鐘后,心率、呼吸頻率減慢、意識障礙好轉、pao2升高或paco2下降,為氧療有效。
70、手術人員洗手順序
按順序交替刷洗衣雙手指尖、手指、手掌、手背、前臂、肘部至肘上10cm
71、心肺復蘇時最常用最有效的藥物是:腎上腺素
72、心肺復蘇時治療窒性心律失常最常用藥物:利多卡因
73、治療窒顫最有效措施是:電除顫
74、心臟按壓與人工吹氣的比例是:30:2
75、胸外按壓的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處的正中線上,兒童在兩乳頭連線水平按壓胸骨
76、按壓有效的特征:
①按壓時捫及大動脈搏動,收縮壓﹥60mmhg;②患者面色、唇、皮膚等色澤轉紅;③擴大的瞳孔再度縮。虎苌裰局饾u恢復,眼球活動。
77、洗胃術的適應癥
①清除胃內各種毒物;②治療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幽門梗阻;③急性、慢性胃擴張
78、可以清創(chuàng)一期縫合的創(chuàng)面:
①6-8小時內的新鮮創(chuàng)口;②頭、面部傷口可延遲至傷后8-12,甚至24小時。
79、減張縫合切口14日方可拆線
80、糖尿病診斷:
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隨機血糖≥11.1mmoL/L
81、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危險因素,有哪些?
①年齡和性別:40歲以上;②血脂異常;③血壓增高;④吸煙;⑤糖尿病或糖量異常
82、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
①缺血性胸痛的臨床病史;②心電圖的動態(tài)演變;③心肌壞死的血清心肌標記物濃度的動態(tài)改變。
83、動脈血氧飽和度正常值:97%
84、支氣管肺癌哪類對放療最敏感:小細胞癌
85、AFP檢查診斷肝癌的標準:
①AFP大于500ug/L持續(xù)4周;②AFP大于200ug/L持續(xù)8周。
86、在進行肝癌普查中常用的方法是:B超+AFP
87、原發(fā)性肝癌最主要的轉移部位是:
經門靜脈系統(tǒng)在肝內轉移
88、門靜脈主于由腸系膜上、下靜脈和脾靜脈匯合而成
89:重癥膽管炎,最常見的梗阻因素:膽管結石
90、肌力分級:
0級:完全癱瘓 I級:有肌肉收縮、但不能產生動作
2級:肢體制床面上運動,但不能抗心引力地抬起
3級:肢體能抗地心引力而抬起,但不能抗阻力
4級:能做抗阻力的動作,但較正常為差
5級:肌力正常
91、震顫麻痹的臨床表現
①震顫:靜止性震顫;②強直;③運動減少
92、珠網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以先天性顱內動脈瘤最常見
93、貧血的形態(tài)學診斷可分幾種:
①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②正常細胞性貧血;③大細胞性貧血;④單純小細胞性貧血
94、輸血禁忌癥:
急性肺水腫、肺栓塞、充血性心力衰竭、惡性高血壓、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等禁忌輸血
95、蛋白尿指尿蛋白﹥300mg/g
96、傳染病的基本特征:
①有病原體;②有傳染性;③有流行病學特征;④有感染后免疫
97、狂犬咬傷后預防狂犬病最有效手段
徹底清創(chuàng),及時清除傷口中的狂犬病毒。
98、霍亂是由霍亂弧菌所致的甲類傳染病
99、霍亂的治療原則:嚴格隔離,及時補液、輔以抗菌和對癥治療。
100、手術區(qū)域流消毒范圍包括手術切口周圍15cm區(qū)域
101、輸液反應有哪些臨床表現?應如何處理?
(1)臨床表現:①多發(fā)生在輸液開始1-2小時內;②先寒戰(zhàn),繼而高熱,體溫可達39-40℃;③血壓無變化;④四肢厥冷;
(2)處理:①立即減慢輸液速度,嚴重時必須暫停輸液或將液體及輸液用具全部更換后再補液;②寒戰(zhàn)時肌肉注射異丙嗪25mg,或靜注地塞米松5-10 mg;③高熱時,可用物理降溫和使用解熱鎮(zhèn)痛劑。
102、休克分類
低血容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經性、過敏性休克
103、護士執(zhí)行醫(yī)囑時要進行“三查七對”?
擺藥后查、服藥注射處置前查,處置后查,對床號、姓名、藥名、劑量、濃度、時間、用法
104、醫(yī)藥衛(wèi)生體制改革的基本原則:
醫(yī)藥衛(wèi)生體制改革必須立足國性,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堅持正確的改革原則。
105、醫(yī)藥衛(wèi)生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
建立健全覆蓋城鄉(xiāng)居民的基本醫(yī)療衛(wèi)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
106,醫(yī)藥衛(wèi)生體制改革中基本醫(yī)療衛(wèi)生制度包括公共衛(wèi)生服務體系、醫(yī)療服務體系、醫(yī)療保障體系、藥品供應保障體系等四大體系。
107. 醫(yī)藥衛(wèi)生體制改革2009-2011年重點抓好五項改革:一是加快推進基本醫(yī)療保障制度建設,二是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體系,四是促進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逐步均等化,五是推進公立醫(yī)院改革試點。
109 輸血時最嚴重的并發(fā)癥是? 溶血反應
110 輸血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是? 發(fā)熱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