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們又多次對作品進行了解讀,發(fā)現(xiàn)作品中一個隱含的教育價值: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始終不放棄,堅持到底,最終獲得了勝利。這不正是現(xiàn)在很多孩子身上缺乏的品質(zhì)嗎?于是,我們把以科學目標調(diào)整為"嘗試感受角色的心理,知道做任何事都要堅持"的社會性價值目標。并相應地改編了故事與教學策略,讓幼兒能更深刻地體會角色的心理變化,提問的設計也引導幼兒對此進行思考。
。ㄋ模┕适碌母木幣c完善--變平鋪直敘為生動有趣的兒童化語言
有趣的情節(jié)、生動的語言,總是能吸引孩子的參與。一開始我們在原有故事的基礎上改編了故事,但在講述時發(fā)現(xiàn)總是不太能吸引孩子,圖片所展現(xiàn)的有趣詼諧也變得平淡了,細細推敲之后發(fā)現(xiàn)故事還是以成人的語言來理性地敘述故事,而忽略了孩子的語言習慣,于是對故事進行了多次的修改,盡量以孩子的角度出發(fā),運用兒童化的語言,使故事更有趣,更易于孩子理解。如跑步比賽中的一個場景,一開始的故事是這樣的:"土豆先生發(fā)令槍一響,包心菜、番茄就"嘰里咕嚕"地滾著跑,一會兒就到了山坡下。"修改后的故事:"土豆先生說:預備,跑!包心菜、番茄就飛快地滾起來,"嘰里咕嚕、嘰里咕嚕",一會兒就到了山坡下。"
當然改編故事的過程中,我們不僅關注語言的兒童化與趣味性,同時也盡量地為教學目標服務。如故事開頭部分,一開始編的時候是"開心菜園的蔬菜寶寶們要開運動會啦!大家排著整齊的隊伍,神氣地走入運動場。"這樣簡單導入故事主體部分。而考慮到語言活動中如何豐富幼兒的詞匯、鞏固對蔬菜特征的了解(為理解故事作鋪墊),我們又進行了修改"開心菜園里住著一群快樂的蔬菜寶寶。有高高瘦瘦的長豇豆、芹菜;有矮矮胖胖的大南瓜、冬瓜,有紅艷艷的小辣椒;還有圓溜溜的包心菜、蕃茄……" 而且這樣的修改更加生動有趣了。
三、支持核心目標的教學策略
核心目標:理解故事內(nèi)容,并能描述角色形象的外形、動作、神態(tài)。
。ㄒ唬┘ぐl(fā)幼兒積極說
1.猜猜說說
幼兒對于猜測驗證總是興趣濃厚。在本活動中教師給予幼兒猜測、想象的空間,并能聯(lián)系幼兒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來說,充分地調(diào)動幼兒說的積極性。如:猜猜蔬菜運動會的比賽項目、猜猜比賽結果、想想自己比賽輸了是怎么樣的心情等。
2.演演說說。
具體操作的過程中學說、理解,更能激發(fā)幼兒的積極性,在豐富形容詞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學一學,在學說"嘰里咕魯往下滾"時,引導幼兒學一學動作,并且老師用"我來聽一聽誰滾得快"引導幼兒在動的過程中更關注說。
3.對話情境創(chuàng)設。
對話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幼兒說得更自然。在故事角色進行了第三場比賽后灰心時,引導幼兒向他們說說安慰的話,并想辦法幫助他們,讓幼兒說得更自然、更主動。
。ǘ┮龑в變赫f得完整
1.激勵性評價。
人們常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對于小年齡的幼兒尤其要堅持正面教育。積極的鼓勵與表揚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幼兒的參與積極性,樹立幼兒的自信心。因此,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注重對幼兒的積極表揚。以激勵性的評價促進幼兒說得更主動,說得更完整。
2.提供說的范本。
中班上學期的幼兒還是以模仿學習為主,在事個活動中老師關注幼兒同伴間的學習、教師的示范、有效的回應,給幼兒完整表達提供更好的支持。
一起研課的過程,讓我們再一次深深的感悟到:不管是目標的制定,還是教學策略的預設,都要基于對教材的深入研讀,基于對幼兒的真正了解!讓研讀教材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尊重每個孩子的特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