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學習前三層(圖形與框配對、框與圖配對、圖形與卡片配對),圖有序、卡無序到圖無序、卡有序。
序列練習:a、排除顏色干擾,配對練習;
b、按標記分類;
c、實物標記;
d、圖形標記;
e、做圖形接龍(把相同形狀連起來)
f、完成紙張作業(yè);
g、結合美工活動相結合。
6、彩色圓柱體(下學期)——a 、用每盒的圓柱體強化每盒圓柱體的概念;
b、延伸卡片與圓柱體的配對練習;
c、序列練習;
d、卡片與四盒圓柱體進行序列配對;
e、創(chuàng)意練習。
7、構成三角形(下學期開始講前三盒)——a、讓孩子形成沿黑色提示線的建構,強化孩子對圖形構成的認識;
b、在沒有提示線情況下組合圖形第一盒中的七個圖形,第一二三盒在一起在組合創(chuàng)意;(前提要給孩子范例)
c、做延伸教具(福氏7三角形),做拼圖游戲。
8、色板(學習第一二盒)——第一盒:認識三原色(紅、黃、藍)。
第二盒:a、可根據(jù)孩子掌握,有選擇地進行教學;
b、紙張作業(yè);
c、做倒水游戲;
d、與美工涂色相結合。
9、觸覺板——第一塊:學習三階段掌握粗糙、光滑概念;
第二塊:加強粗糙與光滑的概念;
第三塊:利用身邊材料進行分類、配對練習。
10、溫覺板——a、三階段教學學習冰、涼、暖的概念;
b、蒙上眼睛去感知;
c、生活中物體感知。
11、嗅覺瓶——做配對練習。
12、味覺瓶——讓孩子區(qū)別甜和咸。
13、聽覺筒——a、引導孩子區(qū)分聲音的強和弱;
b、聽音取物;
c、聽聲音找相應的樂器。
三、數(shù)學教育:
A、數(shù)前準備——
1、配對練習:顏色、形狀相同,大小不同的進行配對;(紐扣配對、玩具配對、卡片配對、造型配對)
2、序列練習:實物—圖形—抽象的數(shù)字;
差異性的序列練習:大→小,高→低,數(shù)量多少;
3、形式排列練習:○□○□(仿造形式重復)!稹酢鳌稹酢。(例如:○△○__ __△)
4、分類練習(與日常生活和感官材料相結合):
⑴a、顏色、形狀相同的材料;(例如:一堆顏色、形狀相同的熊,大小不同)
b、顏色不同,形狀、大小相同;
c、形狀相同,大小不同;
d、形狀、顏色都不同,大小相同。
⑵實物與標記的配對練習;
⑶按物體的用途進行分類;
⑷概括物體共同特征的分類。
5、對應練習:⑴大小一一對應練習;
⑵相關聯(lián)物品的對應。(例如:貓→魚 襪子→鞋 球→球拍)
6、接龍(用圖卡或玩具進行,數(shù)量不要超過10):
⑴形狀接龍。(第張卡片有兩個形狀,第一張與最后一張是相同的)
⑵數(shù)量接龍。
7、拼圖練習:⑴準備4到6塊,最多8塊拼圖;
⑵準備范例圖,畫面不要過碎;
⑶在底面(板)畫出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