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父母如果能夠不單單做孩子的家長,也要做孩子的朋友,這對親子之間的溝通是十分有利的。因為隨著孩子的成長,當他們有了喜悅或是難過的事情時,首先想到的傾訴對象就是父母。而要想達到這種效果,父母就要在孩子小的時候與他建立起朋友關系。
情感是親子溝通的基礎,父母要想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系,就要重視起平日里與孩子相處時的點點滴滴。在日常生活中,親子溝通的方式不僅僅是面對面的交流,父母還可以通過與孩子一起游戲、一起閱讀、一起旅行等多種方式來加強與孩子的情感交流,從而與孩子成為心靈上的好伙伴。
如何通過親子互動,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婷婷小的時候,識字比較少,都是媽媽讀書給她聽。自從婷婷升入一年級以后,他開始向媽媽爭奪讀書的主動權:“ 媽媽,我來讀吧,我已經認識很多字了!”
“我們婷婷真是厲害,那媽媽就聽你講嘍!”
“嗯,我有不認識字的時候,媽媽要提醒我一下哦!”婷婷朝著媽媽笑嘻嘻的說。
媽媽說:“好的,我們開始吧!”
婷婷拿起媽媽新買來的兒童繪本《恐龍警察大冒險》讀了起來:“愛搗亂的霸王龍把工廠搞得一團糟,但是大家都寬容并原諒了她。霸王龍終于為自己做錯的事情感到慚愧,主動彌補自己的過錯,也實現(xiàn)了自己獨特的價值。”在媽媽的指導下,婷婷順利讀完了整篇故事。
讀完后,媽媽根據書中的內容對婷婷進行提問:“婷婷,現(xiàn)在你能夠理解,什么是寬容和諒解了嗎?”
“寬容就像媽媽一樣,當我有錯誤的時候,你也不會罵我,還一樣愛我。嗯……”婷婷琢磨了一下,繼續(xù)說,“諒解就是原諒別人的錯誤。”
“嗯,婷婷理解的很對,媽媽真為你高興!但媽媽要問你一個問題,為什么你今天一整天都不和爸爸說話呢?”
“那是因為爸爸說要帶我去海洋館,但是他沒帶我去,他不講信用,我就不愿意和他說話!”婷婷趕緊說出了憋在心里的話。
媽媽說:“爸爸突然有事,沒能陪你去,這是爸爸沒有遵守承諾,是爸爸的錯。那你愿意像小鎮(zhèn)上的居民原諒霸王龍一樣諒解爸爸嗎?”
婷婷若有所思地說:“我會原諒爸爸的,但我一定要讓爸爸保證再也不許說話不算話!”
“婷婷,你真棒,你不僅善解人意,而且剛直不阿,媽媽以后就要靠你保護了!”
婷婷拍著小胸脯說:“媽媽,放心吧,以后,我就是你的小衛(wèi)士!”
親子閱讀是父母與孩子情感溝通方式之一。在閱讀過程中,父母可以借著故事中傳達的道理引導孩子進行深層次的交流。案例中婷婷的媽媽不僅針對故事內容對婷婷進行提問,而且還將生活中的實際情況與故事所傳達的主旨結合起來,教育婷婷要做一個懂得寬容和諒解他人的人。此外,媽媽還要婷婷做自己的保護者,這樣的角色更有利于婷婷與媽媽形成平等的伙伴關系,從而促進他們之間的溝通交流。
如何通過親子互動,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當然,親子閱讀只是親子溝通的一種方式,除此之外,和孩子一起玩游戲、做實驗,陪孩子去郊游等親子互動都可以作為親子溝通的有效渠道。在親子溝通中,最關鍵的是,父母要注意與孩子的互動性,要站在與孩子平等的角度去感應孩子的心理,引導孩子說出心里話。增進親子互動,促進親子間的高效溝通,父母可參考以下兩點。
1.向孩子講述童年時期發(fā)生的事情
孩子成長中出現(xiàn)的很多問題,所以父母的我們在童年時期也曾出現(xiàn)過。因此,當孩子犯了錯誤或者心理上出現(xiàn)了不良情緒,父母先不要急著去批評、否定孩子,而要多給孩子講一講自己小時候發(fā)生的事情,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也曾做過這樣的事,小的時候也不認為那是自己的錯,但現(xiàn)在爸爸(媽媽)是大人了,知道那個時候是自己做錯了,所以你現(xiàn)在不懂沒關系,只要能盡快改正過來就是最棒的,等你長大以后就會明白爸爸(媽媽)的話了”“不要緊的,爸爸(媽媽)小的時候和你一樣,你做得比爸爸(媽媽)要好得多”。這樣既理解了孩子的心理,幫孩子卸下心理負擔,還能讓孩子加深對父母的了解,成為與父母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2.和孩子分享你的喜怒哀樂
與孩子溝通,不一定非要談孩子的事情,還可以和孩子談一談我們的情況。例如將我們的工作內容、生活瑣事、所思所想以及喜怒哀樂,和孩子像知心朋友一樣分享交流。也許孩子未必能夠理解你所說的內容,但你給了他了解你的機會,讓他知道父母心里在想什么,孩子就會像你一樣敞開心扉,把自己的心里話也和盤托出。父母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關系,即使孩子日后長大成人,父母和孩子也能夠像朋友一樣交流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