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我看見一個滿身傷痕的孩子走在路上,后面還跟著一個喋喋不休地吵罵的父親?粗鴤,每個路過的人都驚呆了:孩子身上從上到下都是鮮明的竹鞭印痕,無法停止恐懼的顫動,滿臉的驚慌與無奈。當問及孩子因何挨打時,那位嚴厲的父親說:“這孩子偷家里的一元錢,說是別的同學威脅他拿的,我不能打別人的孩子,只有打自己的孩子!焙髞恚瑢W校老師找來當事人仔細一調查:原來,同學威脅是假,那孩子一開始就被父親責打,為了掩飾自己的過錯,只好推說別人威脅,而且這次偷錢是他第一次,孩子述說他要買什么東西父親都不給,沒辦法就只好偷家里的錢。這件事情縈繞在我腦際,使我思考作為一個家長該如何去懲罰一個犯錯的孩子。 在懲罰孩子的時候,家長可以從5個方面去考慮: 一個前提:充滿愛心。教育的秘訣是真愛。家長需要知道,只要孩子不是故意干壞事,事情又不是那么嚴重,就不要給予懲罰。如果孩子的行為造成一定的危害,如已妨礙他人的活動或損害了財物,盡量讓孩子承擔后果。懲罰是一種教育,要教育他什么是正確行為,而且平日要做到獎懲兼顧,他做對了也要給予獎勵。對于經常犯錯的孩子,要盡量減少足以引發(fā)不受歡迎行為的原因,防范不受歡迎行為的起因。例如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教育環(huán)境”對孩子人格形成的重要性。在愛心的前提下,家長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能用羞辱的態(tài)度執(zhí)行懲罰,不要做人身攻擊,比如“大白癡”,“笨蛋”等。以尊重孩子為前提,才不會造成他日后的叛逆性格。尤其是孩子在公共場所犯錯,先不要處罰他,可以在回家之后再對孩子的表現(xiàn)進行點評,或者給孩子一些懲罰。 一個原則:因人、事而異。懲罰強度要因人而異,每個孩子有先天的差異,所以能接受懲罰的強度也有差別;不良行為有輕重之分,懲罰不能太輕也不宜太重,同一錯誤行為應由輕度懲罰開始,沒有成效才實行較重的處罰。另外,犯同一種性質的錯誤,對缺乏耐心的孩子可以罰拼七巧板,對缺乏親情的罰寫一封家書,對不愛體育活動的罰跑步,對不愛閱讀的罰朗讀一篇美文,對有暴力傾向的罰他背誦法律條文。 一個分寸:合理合法。不同人種不同民族的父母懲罰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不管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懲罰孩子,懲罰只是愛的一種手段,因此父母的懲罰一定要有度有法。美國的公共場所時?梢砸姷竭@樣的牌子,上面寫著:“當你生氣時,請數到10;當你很生氣時,請數到100。”當孩子的行為讓你無法忍受,你恨不得狠狠地揍孩子一頓時,請數到10或者數到100吧。懲罰不能體罰,任何體罰和變相體罰只會造成親子關系的緊張和疏遠,這對家庭教育沒有任何幫助。 一些方法:①隔離法孩子有不適當的行為時,借由取消他獲得注意或其它獎賞的機會,以減少該行為的一種方法。例如沒收玩具、罰錢、罰站、關在房間里。②身體懲罰使人產生感官不舒服的感覺(請注意不要傷及孩子的要害,并且定出層級,例如輕者以手指彈耳朵,次者以手掌拍手背,重者拿藤條打手心)。③斥責口頭強烈指責不良的表現(xiàn),目的在減少或削弱不希望出現(xiàn)的行為。 一個態(tài)度:執(zhí)行處罰的態(tài)度要一致,父母態(tài)度要一致,前后處罰方式也要一致,必須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例如婆婆愛孫心切,總會在你教訓孩子時出面制止,嚴重的會爆發(fā)婆媳問題;或者媽媽老是扮黑臉,而爸爸老是扮白臉,讓孩子以為媽媽不喜歡他。 懲罰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家長在懲罰孩子時又要發(fā)現(xiàn)孩子的潛力和優(yōu)點,幫助他們不斷自我反思,從而自覺遷移,品性和學識得到提高,這樣的“懲罰”,才是最有效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