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有幸參加了教育局組織的新教師心理培訓講座。短短兩天的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本次給我們進行心理培訓的講師是來自臺灣的洪嘉禧老師。在洪嘉禧老師的心理輔導講座中,洪老師主要闡明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語言藝術以及當挫折來臨時該如何應對兩方面的內容。聽完本次講座,對于剛踏入教師崗位的我而言,就像是一場及時的春雨,使我的一些困惑煙消云散。下面我就來說說我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活動中,使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在講座中有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我是誰?”這么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似乎難以找到一個正確的答案。當我們呱呱墜地的時候就開始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當你長大后去學校讀書了,你就是學生;當你畢業(yè)參加工作了,你就是上班族;當你工作完回到家里,你就是父親母親,或者是兒子女兒。總之,生活在這個社會中就要隨時的轉換角色。因此,如何轉換好自己在不同環(huán)境下的角色就要靠著與人的交流與溝通上。尤其是新教師初出茅廬,在與同事的相處上也需要我們更多的學習。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梁,它可以使人們拉近距離;相反,如用不當,也必定會造成負面影響。
在活動中,洪老師教我們要學會使用“對不起”、“謝謝你”、“請原諒”、“我愛你”。不要小看這四句短語,它的作用可不一般。可以使憤怒化為理解,讓仇恨變?yōu)樵彙K自捳f:“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所以在生活中,不管是與同伴相處還是與家長溝通,我們都應該學會換位思考,推己及人,遇到問題學會溝通,必要時,學會忍讓對方。那么我相信一定會得到周圍人的理解和支持。
另外,在生活態(tài)度上,人要時刻積極向上,想著生活的樂趣。不要總是垂頭喪氣。當你因失去朋友而感到孤獨、寂寞時;當你和父母拌嘴而郁郁不樂時;當你的人生受到各種挫折、不幸而悲嘆自己命運不佳、世態(tài)炎涼,感嘆這個世界對自己不公平時;當生老病死不期而至,你感到人生無常時,這一切的一切,我們都應該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去行動,從而使挫折升華為智慧。成為你人生可貴的財富。
人生就像一面鏡子,當我們心中充滿怨恨,生活也會充斥厭恨;相反的,當心中總是充滿感恩,生活也會毫不吝嗇的給予奇跡給你這就是--鏡子法則。只要明白了鏡子法則,就是掌握了幸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