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B老師,女,學前教育本科,教齡1年。
小C老師,女,幼兒教育,大專,教齡16年。
與被訪談者商量好訪談事宜后,向被訪談者說明研究的目的、內容,進行記錄的可能性,以及保密的原則。
向被訪談者了解以下的內容:
、 您對動畫片的運用是在什么時候?為什么會選擇在這個時間?
、 您會讓幼兒看一些什么樣的動畫片?對觀看的動畫片有選擇嗎?
、 動畫片的來源?
、 您在幼兒園中運用動畫片有什么作用?
、 幼兒在觀看動畫片時,老師是否該參與其中,對幼兒進行指導?
、 您在教學活動中使用過動畫片嗎?
、 您認為影響您運用或不運用動畫片進行教學的因素有哪些?
以此為作為教師訪談過程中所使用的訪談提綱來收集資料。值得注意的是,本提綱僅僅是訪談過程中一個方向性的指導文件,訪談內容雖然大體限制在此范圍內,但是在訪談過程中對每個訪談者提問的順序和內容有所不同。
對三位老師每人進行了訪談,本研究訪談的順序為小C老師,小A老師,小B老師。
訪談時間地點:2011年 3月1日至4月1日 幼兒園辦公室
幼兒園中班教室
幼兒園教師辦公室
在訪談過程中,三位老師都沒有同意用錄音機對訪談內容進行錄音,因此,在訪談過程中僅做了訪談筆記。訪談完畢后,以訪談筆記為基礎,整理訪談材料。
四、資料分析
(一) 動畫片運用的基本情況
我:"您對動畫片的運用是在什么時候?"
小C老師:"一般是在吃飯之前,傍晚吃飯后孩子離園之前。"
小A老師:"中午或傍晚吃飯之前,或幼兒離園之前。有時候在上英語課時也會用,但是很少,也是這個學期才開始的。"
小B老師:"一般都是在傍晚吃完飯之后,幼兒離園之前。"
從資料來看,幼兒園中動畫片運用的時間多在吃飯前(午餐前、晚餐前),晚餐后到幼兒離園之間。在訪談中三位老師都一致說明幼兒園沒有動畫片,動畫片都是幼兒自己帶去幼兒園的。
(二) 教師對動畫片的選擇
幼兒觀看的動畫片多為《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葫蘆兄弟》、《貓和老鼠》、《西游記》、《藍貓?zhí)詺?000問》、《哪吒》、《大耳朵圖圖》、《現代幼兒英語》、《神探威威貓》。以幽默詼諧型,英雄型,知識教育型為主。
我:"您會讓幼兒看一些什么樣的動畫片?對觀看的動畫片有選擇嗎?"
小C老師:"對觀看的動畫片當然是有選擇的,不是讓幼兒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我讓幼兒看的都是些有教育意義的動畫片,放松心情的、有利于學習的。像《蠟筆小新》我覺得沒有什么教育價值,我就不讓幼兒看。我本人也喜歡安靜,所以像那些有暴力傾向的動畫片比如《奧特曼》,我也不讓幼兒看。因此,我會和孩子商量叫他們不要帶來幼兒園,最好也不要叫媽媽買。"
小A老師:"有選擇啊,我現在上這個班的英語課,所以我一般都會選擇給他們看英語動畫片,這樣比較有教育意義。"
小B老師:"我會有選擇的讓幼兒看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動畫片,比如《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葫蘆兄弟》、《哪吒》,因為我自己喜歡國產的動畫片,所以也會有傾向性的給他們看國產的。"
從教師的訪談中,我發(fā)現教師都說到了"教育意義"。教師會為幼兒選擇動畫片,這些選擇會帶有個人傾向性,但是教師們都認為所選的動畫片是有一定的教育意義。這與幼兒觀看的動畫片多為以幽默詼諧型,英雄型,知識教育型為主是照應的,教師都認為這些類型的動畫片比較有教育意義。
(三) 動畫片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運用
我:"您在幼兒園教育中運用動畫片有什么作用?"
小C老師:"有教育作用啊,孩子可以從里面學到很多的東西,并不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看電視就是打發(fā)時間,其實它里面含有教育因素,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我可以根據幼兒喜歡動畫片,把它作為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來對幼兒提出新的要求,達到要求了,就給看,沒有做到就沒有機會看,這也是一種教育啊。當然,還可以調節(jié)幼兒的情緒,讓幼兒安靜。"
像小C老師所認為的"把它作為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來對幼兒提出新的要求,達到要求了,就給看,沒有做到就沒有機會看。"在幼兒園實際的觀察中,我確實發(fā)現了教師以此作為一個教育手段。
觀察時間:4:40--5:00
幼兒拉尿,洗手回教室,大聲講話,有部分幼兒走來走去。老師彈腳踏風琴《坐好來》和休息的曲子,幼兒基本上趴在桌子上休息。
老師走到黑板前,對幼兒說:"看今天的紅名字(用紅色粉筆寫的名字),誰得了第一名?"
"洋洋"(化名)
有紅名字的其他幼兒大聲對老師說:"老師,我也有紅名字。"
"有一些小朋友也有紅名字,但是洋洋今天吃飯吃得最快,桌子上又最干凈,所以他得了第一名,其他的小朋友以后再吃快一點,桌子上再干凈點,就可以得第一名了。老師今天要請洋洋來做小班長,給我們選動畫片碟,那些有白名字的(用白色粉筆寫的名字),不能干的,呆會不準看電視。洋洋你上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