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班化的課堂教學有利于解決學生說英語時的緊張心理,更好的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很多人把中國學生的英語比喻為"聾子英語"和"啞巴英語"。因為以前的英語教學過分重視語法和閱讀,而忽視了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致使學生學了多年英語,雖然能在全球的各種英語筆試中屢屢獲得佳績,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卻是說不出,無法用英語交流。 所以現(xiàn)在初中英語的教材越來越口語化,大家都覺得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說"是最重要的。但是對學生而言,"說"是他們學英語的難點。特別對于我們農(nóng)村中學的學生而言,因為他們周邊的環(huán)境,導致他們不但課后不愿意說英語,課堂上也不愿意開口。我個人認為,一個最重要影響學生開口說英語的因素是:是他們怕出錯。而在很多情況下,學生出錯是因為他們太緊張而造成的。很多 學生都有向我抱怨:老不師,我坐在下面會呢,但一站起來就講錯了,我想這樣的狀況決不是少數(shù)人的問題。大家都有這樣的經(jīng)驗,在人越是多的地方,我們就越覺得緊張。對初中生而言,班級是他生活中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全班面前發(fā)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出錯了,就覺得很丟臉,有傷自尊。因此學生怕出錯,不愿意說英語,而英語缺少口頭操練就更容易出錯,長此以往,惡性循環(huán),造成了"啞巴英語"。而小班化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適宜說英語的環(huán)境。由于人數(shù)少同一小組內(nèi)大家更容易親近,課堂氣氛輕松愉快。有利于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我在這幾年的教學中就充分利用小班教學的優(yōu)勢,采取一些手段和方法,盡量輕松課堂氣氛,鼓勵學生多開口,努力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1)小班上課時,可以不固定座位,而是自愿結(jié)對,自己找同桌。當與自己的好朋友合作對話操練或是表演情景小品時,學生情緒相對高漲,表演時放的開,思維更加活躍。(2)回答問題時,我提倡大家采用"杜郎口模式",允許學生不舉手,不站起來,直接回答。這樣,學生在上課時會更隨意。因為英語這門學科是一門語言學,它的特殊性決定了在學習時在自然隨意的環(huán)境下更合適。學生回答問題也十分踴躍。在不經(jīng)意間,他們不再害怕出錯。慢慢的,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就提高了。
通過近幾年英語教學的課堂實踐,我深刻體會到小班化英語教學的效果要比大班好得多,小班化教學的優(yōu)越性其實還有很多,以后我們會接著慢慢去摸索,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