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三國鼎立。蜀國派姜維去攻打魏國。姜維派部下先去曲山筑城,等待蜀軍的后援到來。雍州刺史郭淮率魏軍包圍曲山。郭淮截斷曲山城的水源。蜀軍被迫出城迎戰(zhàn),被魏軍打敗。姜維德援軍本來要去就曲山城,姜維聽了謀士的建議,去攻打雍州,郭淮就會回救雍州。沒想到郭淮早料中蜀軍企圖,加強雍州的防備,蜀軍一下難以取勝。此時,郭淮又截斷蜀軍糧道。姜維得到消息,趕緊撤兵。此時,郭淮率軍奮勇殺來,蜀軍大敗,被迫退守陽平關。郭淮乘勝追擊,占領了曲山城。.
此計是指,當敵方出現(xiàn)薄弱之處時,我方也因伺機搗虛,但必須全盤考慮,得微利而不要因小失大。
順手牽羊是看準敵方在移動中出現(xiàn)的漏洞,抓住薄弱點,乘虛而入獲取勝利的謀略。古人云:“善戰(zhàn)者,見利不失,遇時不疑。”意思是要捕捉戰(zhàn)機,乘隙爭利。當然,小利是否應該必得,這要考慮全局,只要不會“因小失大”,小勝的機會也不應該放過。
順手牽羊,是一種常見的現(xiàn)象,除了科學技術中不期而然的發(fā)現(xiàn)發(fā)明外,順手牽羊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有貪小便宜之嫌,都不那么正人君子氣。
作為一種計謀,順手牽羊常常不是等“羊”自動找上門來,而是著意尋找敵方的空子,或誘使敵方出現(xiàn)漏洞并進一步利用漏洞,從而使自己牽羊時很“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