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社會教育的方法多種多樣,在實際操作中,要做到正確選擇與靈活運用,從而有效地推動幼兒社會教育活動的開展,達到較好的教育效果,有力地實現幼兒社會教育的目標。
二、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的設計與指導幼兒社會教育的目標和內容是通過具體的社會教育活動來實現的;顒拥男问蕉喾N多樣,有上課、游戲、勞動等。這里著重探討有目的有計劃地按集體形式組織的教育活動的設計與指導。
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設計的一般步驟,包括確定教育目標、選擇活動內容、擬定活動目標及策劃活動過程幾個部分。設計則是將以上思考的過程文字化,即寫成教案。一份完整的社會教育活動教案,一般包括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和活動延伸幾個部分。活動的指導則是通過一些具體的活動方式和運用一定的方法實施文案的過程。下面分別闡述。
一、活動目標的設計與擬定具體的社會教育活動的目標制定最直接的依據是單元目標。單元目標一般是根據總目標、分類目標和階段目標由本園同年齡班教師一起討論制定的。通過哪些課題的活動來實施這一目標,也是各班基本統(tǒng)一的。而具體的每個教育活動目標,則需要每位帶班教師發(fā)揮自己的才能,根據本班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狀況,包括近來幼兒在社會教育活動中的具體情況來擬定。一般要考慮幼兒社會認知、社會情感、社會行為技能發(fā)展幾方面的情況。當然,根據具體活動,目標會有所側重,有的是潛在隱性的。表述時應做到簡潔、明了,可操作。如中班活動"我們的國旗"目標的設計,可依據總目標中"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愛祖國、愛勞動的情感……",及分類目標中"引導幼兒感知我國的國名、國旗、國歌、國徽……激發(fā)幼兒初步愛祖國的情感",初步制定為"讓幼兒知道我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尊重國旗、熱愛祖國的情感"。這里主要表述為社會認知和社會情感的目的,社會行為的目標是潛在的,即通過類似主題的活動,幼兒在生活中能做到尊重國旗,升旗時要立正、不講話,向國旗行注目禮等。這個活動的目標就是幼兒能掌握有關的社會認知,從而激發(fā)出初步的社會情感。
二、活動的準備包括物質材料的準備和知識經驗的準備。幼兒社會教育活動有其自身的特點。幼兒社會認知的增加,社會情感的激發(fā)及社會行為技能的培養(yǎng),不是靠教師空口說教就能達到的。直觀、形象、生動的形式易于幼兒理解和學習。因此,活動的準備在整個活動設計中不是一個輔助的可有可無的部分,而是實現社會教育活動目標的有力保證。在中班"我們的國旗"活動中需要考慮的準備,包括一面國旗、有關升國旗儀式的資料、圖片或錄像;當然幼兒如有參加升旗儀式的經驗則更好;顒訙蕚渲械挠行┎牧鲜乾F成的,有些則需要教師進行繪制,有的情景表演準備需要教師事先安排好,保證能為活動所用。
三、活動過程的設計與活動的指導(一)在活動的目標確定后,就要思考通過哪些具體的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來實施目標。活動過程的設計則是將這種思考書面化與細致化,一般包括開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
1.活動的開始部分,是引導幼兒活動的第一個步驟,起到初步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及調動幼兒學習主動性的作用。教師組織活動的方式,一般有講故事、引導幼兒看圖片、欣賞錄像資料、情景表演等。如是外出參觀活動,則在開始部分告訴幼兒參觀何處,提出參觀的要求等。
2.活動的基本部分。這是完成目標的主要部分,主要是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感知學習和練習。活動的大部分時間應放在這里。
3.活動的結束部分。教師可改變原先的活動方式,引導幼兒通過其他符號系統(tǒng)的參與(如音樂、美術、身體動作等),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中自然而然地結束。如要在結束部分對活動進行小結評價,應做到簡潔、精練,對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以寬容積極的態(tài)度進行評價,對問題本身應留有一些思考的余地,使得活動能夠有效地延伸,幼兒能夠保留對活動的興趣,體驗到活動帶來的快樂,以企盼的心情和態(tài)度等待下次活動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