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兒嫩綠,鮮花盛開,茂密的樹林中蜿蜒的小河歡快地流淌著,在陽光的照射下泛出點點銀光,樹林的那頭,漂亮的別墅、精致的小屋若隱若現。如此美景讓人陶醉,更叫人羨慕在這里居住的“主人”。
看!它們來了。最前面的是穿著白大衣的波爾山羊,接著是跳著走路的小狗,后面跟著驕傲的大公雞、溫順的老母雞、毛茸茸的小雞,還有調皮的蜜蜂、蝴蝶忽上忽下,靈活的燕子在空中盤旋飛轉。讓人恍若穿過時光隧道,來到了美麗的童話王國。
別驚嘆,也別誤會。大一班的孩子正忙著在自主性游戲中建構自己的快樂農莊呢!
“快來幫幫忙,我的桃樹還差幾塊粉紅花朵就快完成了。”隨著叫聲,立刻在求助者身邊圍上幾個小小的身影,隨即散去,不一會兒,這棵盛開的“樹”已穩(wěn)穩(wěn)地站在叢林中。
另一邊,天天和露露正將藍色的小積木往一處平板上裝:“我們要讓這河水更多一些,這樣小鴨子、小青蛙就可以在水里舒服地游泳。”真是有愛心的孩子。
“老師,小心別踩到雞寶寶。”我趕快停止移動,朝腳下定睛一瞧,綠色的草坪上有幾個黃積木搭的圈圈,一只母雞伏在旁邊,“是雞窩吧!”我看向提醒我的燦燦,“對!雞媽媽正在孵小雞,雞寶寶就快啄破蛋殼出來了,雞爸爸出去找小蟲了。”他一本正經地指著黃色圈圈,話語中透著開心。我不禁偷笑,這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還真有一手!
看著孩子們投入地忙活著,讓我想起了一周前農莊的另一副景象。零星的小草,殘缺的花兒,參差不齊的樹木。孩子們對擺弄積木似乎更感興趣,看也不看放在一邊的老師制作的半成品材料。身處農村,為什么滿眼的鄉(xiāng)村美景在孩子們眼里這么干巴巴呢?是孩子不喜歡家鄉(xiāng)嗎?不象,在剛才的“我們的家鄉(xiāng)”的討論中個個能說會道呀。
我暗自思索:孩子的游戲行為往往是建立在豐富的經驗基礎和情感基礎上的。孩子已積累了一些農村生活的相關經驗,但由于沒有細致的觀察,對家鄉(xiāng)的感情僅僅停留在表層。試想,沒有真情實感,孩子們又怎么會真心實意的投入這農莊建設中呢。接下來,我的首要任務就是走進孩子的生活、走進孩子的世界、走進家庭和社區(qū)。用行動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所提倡的大教育課程觀。
用什么方式才能讓我們把找到的家鄉(xiāng)美景比較全面地記錄下來呢?經過小朋友的討論我們選擇了用照相機,因為這種形式較快,又不受個人能力限制,有利于調動每一位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有成功感。
為了讓幼兒更自由、更寬松地尋找家鄉(xiāng)美景,我們分小組開展了這次活動,孩子們可高興了。春游、放風箏、參觀養(yǎng)殖廠,花園兜個遍、小草看個夠、小羊喂個飽。他們還做起了小導演,請我拍這拍那,底片沖出來一瞧!哇!真是一群小天才!美麗的別墅、萬紫千紅的野花、游弋的蝌蚪、草地上嬉戲的小雞……讓你不得不嘆服這群小不點的智慧與純真!
“我們教室里的農莊跟外面的世界比如何呢?我們的農莊還有哪些主人呢?”
“我們該重新建造農莊!把小動物也請進來!”這個提議一呼百應,性急的孩子已經躍躍欲試。幾天下來,農莊的面貌大為改觀,孩子們在自己創(chuàng)建的莊園里快樂地想象著、創(chuàng)造著。
孩子的情感是真摯的,他們的行為時常會因為情感的因素而搖擺不定。對家鄉(xiāng)熱愛的情感讓孩子創(chuàng)造的莊園前后不一,對小動物關愛的情感,讓孩子在游戲中那么投入地呵護它們。
稚嫩的笑臉、活潑的身影、純真善良的情感是孩子最可貴的,它能讓孩子受益終生。讓我們一起欣賞它、珍視它,讓它陪伴孩子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