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用博物館、科技館、體育館、歌劇院,對孩子進行熱愛祖國的教育
盡可能多帶孩子去參觀城市的經(jīng)典建筑:比如參觀博物館,可以使孩子感受到祖國文化的豐富、優(yōu)秀、源遠流長;參觀科技館,讓孩子體會科技成果的不斷創(chuàng)新是國家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參觀體育館,使孩子領悟體育事業(yè)的繁榮昌盛能夠提高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參觀書場,讓孩子意識到昆曲等國粹藝術也深受外國人的歡迎,產生熱愛祖國的情感,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2、利用城市特有的資源對孩子進行胸懷世界的教育
帶孩子去蘇州園林、古鎮(zhèn)古巷、古塔古橋觀光時,向孩子介紹這些世界遺產的彌足珍貴,讓孩子知道它們在世界上的地位。
二、家庭品德教育指導的思考與啟示
(一)教師要注重自我提高
教師要做好家長工作,有效地幫助家長提高教育水平,首先要注重自我提高。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樹立大教育觀,進一步充實有關幼兒發(fā)展與教育方面的知識,掌握更多適宜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教師應學習家教方面的知識,提高與家長溝通的能力,能夠與不同文化水平、不同教育素養(yǎng)、不同性格特點的家長溝通交流。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虛心向家長學習,從家長處獲得寶貴的知識、經(jīng)驗和科學育兒的方法。
(二)家庭品德教育指導的關鍵
家庭品德教育指導的關鍵是對家長的教育,家長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承擔著極其重要的責任。家庭教育的好壞與家長是否恪盡職守有關,F(xiàn)在,家庭教育最突出的問題是許多家長缺乏對自身角色的感受。雖然大多數(shù)家長重視尋求好的家庭教育方法,卻不知道如何扮演教育子女的角色,忽視了端正自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普遍缺少對子女生理和心理特征的了解,缺少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識及技巧。
(三)家庭品德教育指導的雙重性
指導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對孩子的教育取得最佳的效果,但家庭教育指導的直接對象不是孩子,而是他們的父母。對家長的家庭品德教育指導具有雙重性:首先,指導要傳授理性的東西,比如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幼兒心理規(guī)律、形成方法、技巧等,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科學。開展家庭品德教育指導就應該把有關的理論知識和方法傳授給家長們。其次,家庭品德教育要傳授品格的東西。家庭教育指導是通過家長教育其子女,因此,父母必須有高尚的道德品格才能影響和教育孩子。父母在子女面前應當具有榜樣和表率的作用,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的所言:“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學素養(yǎng),那么不管教師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只有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社會教育一致起來,統(tǒng)一要求,統(tǒng)一行動,才能進一步提高整個教育工作的效率。然而家庭品德教育指導是一項長期、艱苦的工作,不能期望家長長期形成的傳統(tǒng)觀念會一下子改變,家長的教育能力會一蹴而就,家庭教育的指導必須深入細致、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