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空調開到最大,把她捂得密不透風,生怕再著了涼?赡赣H和做醫(yī)生的婆婆都勸我說:“別太擔心,小孩子發(fā)燒感冒是常有的事,你不用把孩子捂成這樣,不然熱量更散不出去了,應該穿得寬松舒服點,用物理降溫法試試吧.”對呀!這么簡單的道理,我居然都沒想到,真是急昏了頭,趕忙讓老公拿來酒精棉球。效果真是顯而易見,加上我的日夜護理,女兒的小臉由通紅變成了粉紅,我如釋重負。
孩子是幸福的,她牽扯著兩個家庭老人的心,老人溺愛孩子的情況,當然也是難免的。就拿最常見的“吃”來說吧,我認為要給女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意識地培養(yǎng)其規(guī)律性,不能為哄她高興就要什么給她什么。這樣不僅加重了孩子的腸胃負擔,到正餐時間,還不好好吃飯。以前,每次我和老公帶著女兒回父母家時,女兒的常規(guī)就會被打亂,這個喂口水果,那個喂片兒餅干,到吃飯的時候,女兒的進食量往往不及平時的一半,我雖然心里不愿意,可礙于面子也不好制止。人多手雜,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女兒腸胃功能紊亂,細菌感染,上吐下瀉,吃什么吐什么。女兒有病受罪,我也受著精神上和體力上的雙重煎熬。經歷了這次“教訓”,我們達成了協(xié)議:在對待女兒吃的問題上,還是尊重我的意見。
在借鑒老人的建議同時,我選擇自己認可的方式來撫育子女,我和女兒共同成長著。這些體會都是來自于我的親身實踐。我覺得,寶寶由誰來撫養(yǎng)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年輕父母與老人之間要達成一致,要有良好的溝通,客觀地了解孩子的具體情況,真正采用科學育兒的方法,相信定會有一個“綠色”寶寶出現在您的身邊!